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26 (第1/3页)
样的感慨。年节是热热闹闹的过完了,其实,还有一件事在这个“天朝首次缺少少首”的年节里。也在“悄然热闹”的行进着,不错,就是各大员推选少首的事情,暗潮汹涌的程度绝不亚于这年节里喧闹的节日气氛!冬灰考上了进修班,这两天又适逢大周末,她都呆在宫里。当然,也是宫里有东西让她呆得住。婉湖再往北宫门走200米处就是原来大名鼎鼎的国子监,元代的遗迹,已经难于查考。给这段时间作证的,有两棵老树:一棵槐树。一棵柏树。一在彝伦堂前,一在大成殿阶下。据说,这都是元朝的第一任“国立大学校长”——国子监祭酒许衡手植的。柏树至今仍颇顽健,老干横枝,婆娑弄碧,看样子还能再活个几百年。那棵槐树,约有北方常用二号洗衣绿盆粗细,稀稀疏疏地披着几根细瘦的枝条,干枯僵直,全无一点生气,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很难断定它是否还活着。传说它老早就已经死过一次,死了几十年,有一年不知道怎么又活了。这是乾隆年间的事,这年正赶上是慈宁太后的六十“万寿”。嗬,这是大喜事!于是皇上、大臣赋诗作记,还给老槐树画了像,全都刻在石头上,着实热闹了一通。这些石碑。至今犹在。孟冬灰听宫人们讲起这些颇有意思,听了几天故事,又活生生的“物证”在眼前,也逛够了些时,配合这兴致,她又去国家图书馆借阅了一些关于“国子监”的书,读的也有滋有味。“看看,这以前就是辟雍,”书桌后,元首坐着伏案审署文件,她靠坐在扶手上,翻着她从图书馆借出来的“国子监大鉴”,看会儿,还得指指点点跟他交流一下,元首戴着眼镜儿,抵着那英挺的鼻梁较低处,有时候看一眼,说一两句指导一下,不耽误看文件。“这哪里是辟雍,再找找看。”元首又是只看她指的处处儿一眼。回到文件上,说,“不是么,”冬灰窝起身子把大书凑近恨不得那鼻子在闻书了,“哪儿呢……”辟雍是国子监最中心、最突出的一个建筑。这就是乾隆创建的了。辟雍者。天子之学也。天子之学,到底该是个什么样子,一直众说纷纭,谁也闹不清楚。照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