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12 (第2/3页)
br>“晋元帝虽表示赞同,但因宋挺已经病亡而不想再追究。刘隗据理力争,认为为了作法垂于后世,整肃风纪,必须坚持原判,并班下远近,使人人皆知。晋元帝同意了他的意见。”岁荣说道。“倒是个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沈易之点点头。“对于权倾朝野的琅邪沈家,刘隗也不留情面。南中郎将沈家王含以族强显贵,骄傲自恣。一次,他辟召僚佐和地方守令二十多人,多是佞幸心腹,才不堪任。刘隗劾奏,只是因晋元帝畏于沈家王导,此案才被按下而未审理。但是,刘隗并未因此气馁。当时,“用法不及权贵”之弊十分严重,执法不公,用法不严,故有“延尉狱,平如砥,有钱生,无钱死”的民谚。”岁荣说道。“哦?竟然还制造民谚,倒是有几分本事,然后呢?”沈易之吹了吹茶叶,波澜不兴的眼睛里染上了趣味。“建兴中,丞相沈家王导府中的督运令史淳于伯被冤杀。刘隗为其申理冤情,指责具体负责此案的法曹参军刘胤等人刑杀失于公允,不能胜任其职,请皆免官。其矛头直指刘胤等人的后台沈家王导。沈家王导被迫上疏引咎,请求辞职。晋元帝未接受其辞呈。”岁荣垂眸浅笑。“倒也是个厉害的角色竟然惹得我沈家王导引咎辞职,之后呢?怎么逼得沈家王敦起兵的?”沈易之继续问道。“刁协和刘隗对皇权的忠诚以及执行“以法御下”的坚决,使晋元帝对他们更加信任。太兴初年,任命刘隗为侍中,又赐爵都乡侯。不久代薛兼为丹杨尹。他虽不在中朝,但仍与尚书令刁协一起参予制定所谓“万机秘密”,二人成为晋元帝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对此,极力想要专权擅政的门阀势力极为不满,他们对刘隗、刁协二人莫不侧目以视,一方面将“以法御下”的政策比之为“刻碎之政”,一方面则对刘、刁二人进行直接的人身攻击,说他们是佞幸小人。”岁荣说道。“这二人虽然剑走偏锋,但却是对政局有利的,只是太过生涩,让世家反感了。不过真正的人才应该不会轻易的被抵制才是。”沈易之笑眯了眼睛。“倒是,我很好奇,这世家都是怎么攻击的?”沈易之看向岁荣。“周嵩将刁协、刘隗比成佞幸,是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