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媳之桃李满天下_分卷阅读69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99 (第2/3页)

君王偷闲享乐,而是为了更好的治理大楚,诸卿的忧虑朕知道,若后人懒怠,诸卿皆有上书弹劾帝王之权,只要有理有据,尔当听着。”

最后一句话却是对太子说的。

太子跪在皇帝脚边,恭声道:“儿臣遵旨,请父皇下谕警告后人。”

皇帝闻言微微点头,偏头看向史官。

史官连忙跪下道:“臣已记载,退朝后便可颁下谕旨。”

“朕的身体欠安,变革之事便全权交由太子,出此外,但凡国事须得先经过太子,太子不决之事再呈报给朕,彭卿,秦卿,由你二人领着内阁及六部协助太子。”

彭丹再不愿变革,此时也不得不咬牙低头应下,“臣等遵旨。”

殿下跪着的朝臣闻言有人欢喜有人悲,但还是欢喜的偏多,刚才大家虽然吵闹不休,但其实主张变革之人已占了大半,而皇帝刚才更是明确表态要变革。

反对的人也找不出什么好理由了,顾景云说了,现在的变革不如说是规范各部权责,按制恢复。

毕竟现在被内阁占去的许多职权本就属于六部,只不过百年来潜移默化之下大家已经习惯向内阁禀报而已,

而皇帝也说了,他身体不好,太累了,不能再批阅那么多的奏章,过问那么多的国事,所以需要下放一定权柄,只处理一些重大国事,难道他们还能硬逼着皇帝拖着病体处理国事吗?

交给内阁五位阁老?

这话谁敢说?

那这天下到底是皇帝的还是内阁的?

要知道内阁是皇帝智囊团的存在,本意是在皇帝处理国事时有不决,不懂之处可询问内阁,最初内阁是没有决断的权利的。那些奏章本来应该是由皇帝自己批复的。

但内阁发展到现在,他们不仅可以筛选奏章呈递上去,还可以批复一些奏章。先帝时,内阁更是可以在国家大事上夹纸以批复,只需交由陛下再看一眼便可按照内阁的意见批复下发,相当于内阁可以代替皇帝发言,所以内阁权势很大,党争同样也很严重。

先帝在位时夺嫡之争愈演愈烈,内阁也四分五裂,彭丹是当今,当时太子的人,而其他三位内阁除了礼部尚书欧阳中立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