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人生_第八百零八章 会变色的盘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零八章 会变色的盘子 (第2/3页)

退。矾红釉呈色没有铜红釉色泽纯正鲜艳,但其呈色稳定且易烧造。明清时作为红色彩料广泛使用,瓷都窑多用矾红与多种色彩相配描绘龙凤、花卉等各种纹饰,画工j"/>细。

元弘建的这只盘子看上去好像雕工很细的样子,上面的图案也很有说头,是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

“燕京八景”又称“燕山八景”或“燕台八景”等,得名于金代明昌间,后代文人纷纷题诗,遂名闻遐迩。明代李东阳于八景之外又增“南囿秋风”、“东郊时雨”并赋诗,所以又有“燕京十景”之说。

西山是指京城西郊连绵山脉的总称,所说的雪景亦泛指此一带。香山是这一带典型的山峰,故乾隆把“西山晴雪”碑立在香山山腰。

西山风景优美,唐、宋以来已成为寺院荟萃之地,金代有名的西山八院,就是在金代开辟的园林。“西山积雪”就是西山雪后著名景观。

据史载,早在八百多年前,金世宗就曾在香山一带建造大永安寺,还兴建行g"/>。后来他的嫡孙,直接继承他的皇位的章宗完颜璟,又在此地相继构筑了祭星台、会景楼等建筑,说这里是章宗定西山积雪的景点,似属无可非议。

可以想像,每当雪后初晴,从这里凭高临远,但见山峦玉列,峰岭琼联,旭日照辉,一派红装素裹,倍极壮丽,应该说,“晴雪”要比“积雪”更富有诗情画意。

这里在元、明时期,都有文人在此写下无数诗词,而在明代的时候,这里一度由西山晴雪改为西山霁雪。

到了清代,乾隆十年开始在香山大兴土木,乾隆十二年这里改名静宜园。园内不仅有许多历史上著名的古刹和人文景观,而且还具有深邃幽静的山林野趣,保持着浓郁的自然生态环境。

乾隆来到静宜园看后写了诗,将“西山霁雪”改为“西山晴雪”。并将诗刻在“西山晴雪”碑上,立在香山山腰半山亭北,朝阳洞登山道右侧。

只是让楚琛觉得非常可惜的是,香山雪景固然很美,但到了现在,京城的降雪已经不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