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八十六章 达?芬奇仿画? (第1/4页)
难楠才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想把责任揽在他自己身上,免得他爷爷晚节不保。楚琛也明白难楠才想要表达的意识,这个时候,他当然不可能再去泼对方的冷水,这种揭别人伤疤,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他可不会做。不过,说实在的,如果难楠才这么解释,而他的爷爷又确实是在瓷器方面有很高鉴定水平的话,楚琛也想不明白,这么一件对他来说并不难鉴定的石榴尊,对方会鉴定出真品的结果。“谁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对此事,楚琛也不想去费那个脑细胞了。埋怨了自己一番,难楠才就又强打起了j"/>神,问道:“楚先生,不知道您能否判断出,这件赝品是哪里产出的?”楚琛回道:“其实,准确的说,叫它赝品也不对,应该说这是高仿品。”难楠才闻言,连忙问道:“怎么说?”楚琛说道:“如果难先生您对龙泉窑了解的深的话,应该知道,仿烧龙泉窑产品是世界x"/>的现象,如果我没判断错的话,这件石榴尊,应该是清末民初时期的产物。”因为龙泉瓷器举世闻言,不但是国内,连国外的藏家都趋之若鹜,清末民初之时,岛国、德意志、米国等国先后有人去龙泉搜集青瓷,其后国内大批古董商纷至沓来,由此引了龙泉挖掘古窑址和盗掘古墓之风。与此同时,龙泉当地研制仿古青瓷之风大盛,一批民间制瓷艺人纷纷加入此行。清光绪、宣统年间,孙坑范祖绐、祖裘兄弟制仿古青瓷名噪一时,至民国初期,清代秀才廖献忠仿制的器物更是几可乱真。还有其他仿制高手也是众多。清代徐渊若著就有言:“……有时颇可混珠,若用药品去新光,更于底部或边缘略碎米许,则好古者亦易上钩……”楚琛拿起石榴尊。指着底部,说道:“你看这里,是不是就像徐渊若著作中的说的差不多?”难楠才凑上前一看,现还真是如此。接着又听楚琛说了几个特点。他也不得不相信,楚琛的结论很可能是正确的。如果真是清末民初时的仿品,那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楚琛刚才说的两个地方,看起来有些不那么明显了。毕竟清末民初到现在也有将近百年的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