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二十九章 有争议的青铜鼎 (第3/3页)
技术以及行列分布等因不同的社会环境而不同,因此,判断伪字也就显得特别重要,它不仅可以作为物判断该器的真伪的方法之一,而且也是判断铭文内容真伪的一个手段。商到春秋的铭文一般是铸成的,内容多记载奴隶主贵族的祭祀、训诰、征伐功勋、赏赐、盟誓契约等,最简单的以一二字标出奴隶主或其氏族名称。商代铜器铭文始铸于中期,内容比较简单,如象形文字或族徽。铭文最长者不过五十个字,字体近似甲骨文,而且无论是古文字学家容庚先生所划分的雄壮派和秀丽派,两派的笔画首尾都略显纤锐出锋。眼前这只青铜鼎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它虽然是铸成的,但首尾看上去却略显圆润,这就有问题了。如果这些铭文不是铸成的,那还可以说是后加上去的,对这只鼎虽然有影响,但以这只鼎的表现来看,就算没有字,也是件非常难得的器物。但铭文因为是铸成的,那么推断整只鼎都很可能有问题。看到楚琛皱起了眉头,关国康就问道:“小楚,看出什么问题了吗?”“这铭文的写法也有问题啊!”楚琛回道。杜生清连忙说道:“我承认,这只鼎的铭文看上去确实和其他商晚期的铭文不太一样,但你看看其它呢,纹饰、布局等等,哪个和商晚期的青铜器不一样?咱们总不可能光以铭文就来断定一件青铜器的真伪吧?”楚琛点了点头,这话到是有一定的道理,但话说回来,既然铭文的写法有些问题,那么这只鼎很可能就是仿品了,接下来也只要再找到其他一处不对的地方,那基本就可以断定这东西就是件仿品。于是他说道:“杜老,还容我先看看。”“行,你看吧……”青铜器辨伪有句谚语,这句是:先看型,后看花,拿到手里看底下,紧睁眼,慢开口,铭文要细查,锈斑、地子是关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