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人生_第五百八十九章 缂丝挂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八十九章 缂丝挂屏 (第4/4页)

道:“真真,你应该知道,缂丝作为一种特殊的手工织绣品,它的工艺是十分繁复的,很难仿制,所以一般人也不会花心思仿制这东西。我们在鉴定缂丝时一般不需要考虑质料的真假和作伪问题,缂丝鉴定的主要问题是确定其年代、产地和作者,也就是说缂丝是什么时候做的、哪里做的和谁做的。”

“哦,原来是这样啊!”真真恍然道。

接下来,楚琛把两幅作品都展开,发现它们正好是一对。

这两幅作品应该是一幅挂屏,尺寸相当巨大,高度将近八十多公分,宽度也要四十多公分,缂丝上织暗八宝纹,云纹与边框四角安的蝙蝠纹角牙,组成流云百蝠纹,寓意幸福如意长久。

两幅缂丝作品上,一幅书“一年”,另一幅书“康泰”,书风雍容富贵。

古人之所以以“一寸缂丝一寸金”言缂丝作品之珍贵,首先是因为缂丝耗费工时巨大,以万缕千丝成其工巧,“如妇人一衣,终岁方成”。

其次,缂技易学难j"/>,虽摹缂书画,并非简单的照葫芦画瓢,而需要纯熟的工艺技巧和相当的书画艺术修养,许多缂丝书画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在清代缂丝以其贵重而渐为皇家所垄断,而且也因为皇帝贵族的重视,而发扬光大。

在乾隆年间,缂丝工艺更是发展到顶峰,出现了用赤捻金线和淡捻金线,银线在深色或浅色地晕色的“三色金”缂法。后来还产生了加绣,加画,三蓝缂等新技法,交叉并用,收到极好的艺术效果。

眼前这一对挂屏,虽然看上去简单,但其技术之j"/>,用丝之密,看上去那真是雍容华贵,赏心悦目,让楚琛真是叹为观止。而这样的缂丝风格,正是乾隆时期的顶级工艺。

楚琛赞叹道:“这两幅作品,不但是清朝时期的,而且还是乾隆时期g"/>廷缂丝织造出的j"/>品,非常的难得。不过有些可惜的是,这对挂屏原先应该是有紫檀框镶起来的,如果是原装的,那就更完美了。”

真真笑着说道:“如果真的有紫檀框的话,那我也捡不到这样的漏啦!”

楚琛笑着点头道:“这到也是,有失必有得嘛,不过这么好的缂丝作品,你真的舍得让给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