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32 (第3/3页)
因为这件事,死了不少宫女太监,久而久之的,就没人再敢提起这个名字和他身后的家族了。因此在宗政清琪的幼年,几乎没有什么有关晏氏一族的影子,包括在宫学念书的时候,老师们也只是将晏家描述成野心勃勃,通敌叛国的反贼,然后一笔带过。现在,时隔二十多年,忽然有一个人冒出来说他是本该死在灭门惨案中的晏昭南的长子,还敲响了鸣冤鼓状告当今太上皇,实在是太荒诞了。不过太傅们的教导还是有功效的,至少这个时候,宗政清琪没有立马冲上去,质问对方。“你可知道,敲响鸣冤鼓,想要面圣伸冤,是要付出代价的。”守门的总领对着那个跪在宫门外自称是晏褚的男子说道。出了这样的事,他们也很头疼,对方在大庭广众之下状告太上皇,那么多百姓都听了去,要是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上面会不会拿他们这些底下的人出气?可鸣冤鼓又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那么多人看在眼里,他们也不能不顾礼法,就把这个告御状的男人带走吧。思来想去,还是拿“刀山”“火海”吓唬对方才好,只要对方怕了,后悔了,到时候他们再想点借口,传点流言把这件事应付过去就好了。“我知道。”可男人的态度,显然并不配合他们的想法。“既然敲响了鸣冤鼓,我自然已经做好了滚“刀山”,走“火海”的准备了。”男人的表情十分坚毅,他看着皇城的方向,“我忍辱偷生这么多年,就是为了搜集曾经的皇帝,现在的太上皇灭我晏氏满门,污我晏家忠烈英明的罪证,这二十多年,已经是我偷来的了,如果能还我晏家一个公道,就算要了我的命,那又怎样呢?”男人显然已经将自己的生死抛之肚外了,一个苟延残喘,以复仇为信念的人,又有什么是不能失去的呢。“镇国将军啊,我还记得他,当初他打退了西北夷族,骑着高头大马进京接受封赏,那时候他多威风啊。”“我也记得,当初晏老将军走的早,朝廷的武将青黄不接,要不是当时的晏小将军横空出世,西北那一片,还不知道要乱多久呢,那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