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6 (第2/3页)
四书五义的内容全部读透,不懂的,用笔圈出来,我一一为你讲解,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还有,、,,,……这些,你全部要在两年内学完,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姐姐,你,要送我离开了吗?”萧祯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回答,他一双乌黑的大眼落在萧楠身上,定定的看了她半晌,才开口问。“不是我要送你离开,而是你终归要回到属于你的地方去,姐姐不能跟着过去照顾你,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帮你把你该掌握的东西都教给你。”萧楠避开他的视线,道。“我懂了,姐姐,我会努力。”萧祯垂下视线,低声道了一句,接下来的日子,萧祯小孩童就过起了夙兴夜寐的生活,每日鸣鸡而起,夜半而宿,一天十二个时辰,除了睡觉四个时辰,三餐饭一共耗费一个时辰,其它的时间不是在练武就是在读书,他不再有任何休闲活动。不仅是他,就连萧楠也跟着他忙了起来,碰到他读不懂的地方,萧楠要细心的为他讲解,除此之外,萧楠还在编写史鉴,史鉴是萧楠自己取的名字,实则是资治通鉴的简化版,在萧楠看来,资治通鉴实是一部难得鸿篇巨著,这部典著不管是对帝王还是将相,都是极好的范本。但问题是这个时候的司马光还没出生,资治通鉴自然还没编写出来,以萧楠一人之力,自不可能编得出资治通鉴,她也不打算去窃取司马光的功劳,她只根据世后的总结,从三皇五帝开始,一直编写到本朝的太宗结束。她并不记录每个朝代的每件事,只将每个朝代对当时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列出来,再根据后世汇聚无数智慧和经验得出的总结,结合自己的理解,给予刻观的点评批注,虽然一个朝代占用的笔墨不过区区几千字,但从三皇五帝到宋朝,却足足有三千年的历史,想把这三千年的历史全部用最精简客观的语言表达出来,并给予合理的批注,绝不是一项轻易工程。饶世萧楠上辈子知识渊博如海,现今真正做这项工程的时候,仍觉得知识不够用,为了编写好这部书,她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死了多少脑细胞,掉了多少头发,她从大中祥符六年的十二月初一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