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85 (第1/3页)
这下,连朱棣都看过来了。“臣……”孟清和张嘴,声音嘶哑,“是高兴,喜极而泣。”朱高燧恍然,“兴宁伯果真是性情中人。”孟清和咬牙,“殿下谬赞。”朱高燧:“不必客气。”孟清和:“……”朱棣和朱高煦没说话,沈瑄默默转头,肩膀可疑的抖了两下。一夜没睡的不只是孟清和。大宁杂造局内,一名杂役也是彻夜未眠,晒黑的面容和脸上的刀疤扭曲了他面容,却遮不去他眼中的疯狂。探手入怀,杂役冷冷的笑了。☆、第123章大宁杂造局内,工匠们各司其职。各坊杂役和帮工小步的跑着,肩扛手提,搬运着木料、石料和成品。木匠坊和石匠坊偶尔能看到杂役-进-出。唯独铁匠坊,杂役是进不去的。只有工匠和徒弟才能凭借腰牌进-出工坊。杂役听到召唤,必须在门外等着,待匠户将打造好的农具和改造后的兵器送到门口,再由杂役搬入库仓。修理和改造火器的工坊,比铁匠坊管理更为严格,除了熟手,连工匠的徒弟都被限制出入。大宁杂造局没有制造火药的工坊,火器用药全部来自军器局配发。镇守一方,手中权力大了,做事却需更加小心。朱高煦可以不经事先通禀,大量制造火雷,事后和朱棣认个错就行。孟清和敢学着做,百分百见不到永乐二年的太阳。天子仪仗留在杂造局外,朱棣单令护卫跟随。朱高燧熟门熟路,接替了孟清和的讲解员工作。杂造局大使和副使自觉退到一帮,充作背景。想在天子面前有所表现,也不是现在。抢赵王的风头?绝对是嫌好日子太长。皇帝跟前有朱高燧顶上,孟清和也不见得轻松。朱高煦,沈瑄,以及同行的文臣武将,问题同样不少。看到重新规划,工作效率明显高于他处的大宁杂造局,各人表现不一。有人不以为然,也有人兴致勃勃,各种提问,更有见猎心喜,撸起袖子就要往工坊里冲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