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74 (第2/3页)
去没多久就叫他们到杜大人的书房去了——这位知府也是没睡啊。卢斯和冯铮一进门,三人相视苦笑,知道都没睡着。“两位将军此时来寻老夫,不知道……”卢斯道:“我俩是要为难杜大人来的,虽然如今您被那些乡绅所苦,但王斜的口供……真假不知,还请大人稍等两人,待我等查实再说。”杜大人一笑:“两位不说,老夫也要请无常司详查。”杜大人抬手,拍了拍他桌上的那一叠供状,“实不相瞒,这里头的人,有几位,与老夫也算是有些情分在的,老夫对他们不算是知之甚深,但也算是了解一二。虽然俗话说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但是……老夫总觉得这些事不像是他们能干得出来的。”“哦?不知道杜大人说的是何人?”“头一个,便是那胡秀才。”就是那个把自己儿子送给刘秀才糟践的胡秀才,卢斯和冯铮点点头,请杜大人详细说。“这个胡秀才啊,是农户人家出身,自己肯用功,且颇有些天分。他娶了家乡启蒙老师的女儿为妻,考中秀才之后,一开始是在惠峻的一个小书院里,寻了个坐馆先生的差事。私下里他与他的妻子也是勤恳劳作之人,胡秀才抄书、给人写对联、算账,他的妻子也是绣花、制衣,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攒了一笔钱,进了惠峻最大的书院,司真书院。”杜大人语气平和,娓娓道来,显然也对自己所知很是笃定。书院跟书院不同,虽然大昱朝没有什么书院等级考核,但是人心里自然有一杆秤。胡秀才他一个新晋秀才,最开始坐馆的该是给蒙童启蒙的最低等的书院,后头他一个秀才也要去当学生的,那就是朝着举人,乃至于进士去的,绝对的高等院校。秀才屡屡下场,可总是距离中举差一点。毕竟他出身农家,虽然勤恳努力,但是在积累上,就比旁人差了许多,原本他的钱财是不够他一直在司真书院学习的,可是他在书院里认识了个好友,就是那位刘秀才。这个刘秀才确实曾经是个纨绔子弟,一个月里是必定有二十七八天都在青楼楚馆里头宿着,乃是红粉里头的宿将。所以虽然是年岁也不小了,他也没娶亲,他爹娘想给他娶的人家不会把女儿推进这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