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57 (第2/3页)
在体悟这一段经义的佛身在冥冥中感连其他十段经文,下意识地就将这十一段经文串联连结起来。这十一段经文相较于一整部三十二分的确实还多有欠缺,但这样粗粗算下来,这十一段经文却已经占据了这一部的三成。三成的经文,且内中多有关窍部分,所以即便参悟起来还很是艰难,但在佛身的坚持下,到底往前迈出了一大步。空。如最后那一段经文中所记载的世尊所作偈语一样,“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既然有为法是空,那他们佛门子弟,该求的是什么?佛门求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求无上正等正觉。但又如第七品中的所言,“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如来为顺应种种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情况的生人,从不同角度做出种种不同参数,教令开悟,破迷发现的,都是不可取不可说的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说,一切法皆虚,皆空,修行真正关键所在,其实还是开悟。而唯有开悟,破开尘世迷障,才能证就无上正等正觉。一朝明悟前行关窍,佛身心头涌起一阵大欢喜。纵是定中,他也还是双手合掌,露出了一个畅快至极的笑容。哪怕此刻他还并不知道该怎么开悟,他也欢喜。因为单只是这一场明悟,便为妙音寺一脉真正地立下了根基。的现世,确实代表了妙音寺真正脱离天静寺一脉的开始,但也是一直到了这会儿,妙音寺才能算是立下属于自己的根基。这对于妙音寺一脉而言,该是这段时间以来唯一的一条好消息了。虽然因为景浩界局势危微,目下佛门各支脉全都和天静寺那边达成和平共识,立下自己根基这一点对于妙音寺而言,已经被放置到了既重要也不重要的位置了。不过佛身这时候也没多在意这些就是了。他从定境中出来之后,也没立时离开识海世界,而是先转头去看了净涪本尊。因着佛身的那一层明悟,本尊这边也颇有一番体悟。佛身看过本尊情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