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79 (第2/3页)
br>显见,这一只竹球在编制的时候时用了大心思的。哪怕到了后来,这只竹球落到了它的主人手里,也一样被爱护得极好。可就是这样一个被爱护得很仔细的竹球,此时却被它的主人交给了另一个人的手里。净涪从随身褡裢里摸出一个木盒,将这一只竹球装了进去。木质细腻隐有暗香的木盒装了这么一只来自乡间小童的竹球,却不显委屈,反是自然而然的平常。净涪将这一个木盒收回随身褡裢之后,便褪下自己手腕上带着的那串短佛珠,给他面前的那个小孩儿稳稳带在了他的脖颈上。两三岁的乡间小孩儿不知道这么一串从净涪手腕上褪下来的佛珠有多珍贵,他也完全没看出来,只边抓着脖子上挂着的珠串,边昂着头冲净涪笑。净涪也只对着小孩儿笑了笑。然而,两三岁的小孩儿懵懂不知事,王五和王二却是知道的。尤其是作为村中里正,比王五知道得更多的王二。第512章第九贝叶王二也虽才刚刚捧着一个木匣子从屋里头出来,完全不知道净涪和他这重孙儿间都发生了什么事,但光看他重孙儿脖颈间挂着的那一串佛珠,王二也能猜得到它的来历。王二捧着木匣子上前,和净涪躬身拜得一拜,边打开木匣子,边与净涪道谢:“多谢师父。”他自己道谢不算,还教他那重孙儿与净涪道谢:“球子,快过来多谢师父。”那乳名球子的小孩子听得曾祖父说话,也真就乖乖地和净涪道谢。但他到底年幼,旁人只听清了一个字。“……谢……”净涪与他笑着摆摆手,便将目光收回,只望定面前木匣子里拿布巾垫着的佛经。这部佛经的纸张都已经泛黄了,可因为少有人摆弄,本身也有点来历,故而哪怕年代久远,也还是保存得极好。王二见净涪定定地望着木匣子里的佛经,就知道自己是真的猜对了。他咬了咬牙,也不再犹疑,直接将他手上的木匣子往净涪的方向递了递。旁边的王五早在见到王二手上捧着的木匣子那会儿就已经愣住了,好不容易回神又见着了王二动作,更是差点责问起王二来。这木匣子可是在祖祠里供奉数百年了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