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69 (第2/3页)
,真正耗费心思的,其实还是这藏书楼里的藏书,以及如何将藏书楼的声名传扬开去。要让这座藏书楼在百姓心中留下印象,是一件比修建藏书楼还要有难度的事情。但依照相国寺在靖国的声望以及原氏一族在靖国百姓心目中的印象来看,这难题其实也没多难就是了。尤其是,在有更好更简单办法的当下……清无僧人望定眼前的年轻比丘。净涪只是默然了一瞬,便摇了头。这藏书楼里收藏的是原氏一族的藏书,是原氏一族在此间留下的最后痕迹,净涪只是一个过客,与原氏一族有因果。但在这一场因果了结之后,再和原氏一族牵扯上关系却是不必。眼前的比丘既摇了头,清无僧人只是在心底为原博延叹得了一声,便没再坚持。若这位年轻比丘能在藏书楼中留下什么,藏书楼便算是得了这位比丘的庇护,日后保不定还能出现另一种有别于血缘的传承,至万万年而不衰。现在倒是可惜了。清无僧人也只是这么一想,便没继续,他坐在一侧,静心听着清开大和尚和净涪两人辩经。辩的也不是什么,正是那一部最基础也最熟悉的。清无僧人才刚在小法会上听过净涪的讲经,这会儿再来听他们两人的辩经,心中感触颇多,一时便将所有繁杂心思抛诸脑后,只一遍遍地咀嚼着经文,体悟着经义。这么一场辩经下来,三人各有所得。而他们这三人中,又要数清开大和尚收获最多。净涪虽也有所得,但到底还是不如这位以作修行根基的大和尚来得便宜。不过净涪也没多在意就是了。三人各自整理一番之后,就又到了晚课时候。清无僧人是凡俗,法会的时候因陪在净涪与清开大和尚身侧已经错过了午膳,却再不能错过晚膳,故而在中途离开了一会儿,填了肚子后才重回到主持云房来领清开大和尚与净涪去法堂。他们三人抵达法堂的时候与往日并无差别,也还是在寺中一众僧人都入座后才从后殿走入正殿。但这一回,清无僧人和清开大和尚两人在踏入法堂的时候,都被自下首投注上来的灼热目光烫得心颤了一下。也就是他们两人心境都极佳,把控得住自己,才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