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04 (第3/3页)
大家还是沉浸在上学的兴奋中的。见面都是互称“豹子头”、“南瓜大师”、“特么真人”、“铁花童子”云云,但他们叫晏羽还是恭恭敬敬的七殿下,叫宁逾明就变成了:“盼哥儿”、“小盼”、“三盼”和“胖盼”。当然叫最后一个的被晏羽殴打了,他和宁逾明都黑了脸。宁逾明寻了谢珣抱怨:“……硬逼我叫他们那些破廉耻的自号,好嘛,我配合了,转头又来叫我的小名儿。”谢子瑜这几天与他又亲近不少,以过来人的经验劝道:“这是好事,日后回想起来,只你毋须羞恼的。”也是,两三年后回来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中二自号,绝对都是捂脸玻璃心对待黑历史恨不得销毁记忆的态度。宁逾明好奇:“子瑜兄,不知你是否也给自己取了号?”谢子瑜红了耳朵,咳道:“不足为人道也。”宁逾明后来不知怎么打听的,到底还是打听到了。谢珣小少年的自号寄托了他对高贵品格的向往之情,“竹中客”,高洁而坚韧的青竹,很衬他。谢珣和宁逾明关系是怎么亲近起来的呢?晏羽表示,都是吃了文化的亏。作者有话要说: 嘤,看在我修仙的份上,忘记短小。第79章古代ABO之公子嫁到(12)小庸班的六门基础科目礼、乐、射、御、书、数,宁逾明出身于簪缨世族、鼎食之家,又在京城长大,所以礼学得不错;射、御皆为武将之家的立身之本,所以也学得不错;数,八卦术数也,涉及算数的部分他学得更是出色。但乐、书二道并五经,宁逾明的水平就只是了了。晏羽则是各方面都比较平均及优秀的典范,导致他和宁逾明在某些课上错开了。宁逾明去上的书法初级班和乐理初级班刚巧都是谢珣在当班助,同时他上的射术班和骑术班又比同期小伙伴水平高了一节,刚巧又撞上了擅文不擅武、水平不高的谢子瑜。宁逾明在体育课上对这位比他大两三岁的舍友多加照顾,递个水递个汗巾,上完课了给扶回庸院都是常态。倒叫自诩为年长者的谢子瑜越发不好意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