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66 (第3/3页)
忘的教训。刘师爷当场吓得脸色惨白,噤若寒蝉。他是杨柏卜的心腹,本来杨县令都跟他说好了,举荐他接任县令一职,谁知最后被人截了胡,这让他如何不恨?他简直恨毒了新县令!看着衙门外发出“唉哟唉哟”惨叫声的衙役们,刘师爷又怕又恨,不禁咬牙切齿,暗道出师不利。趁着天色尚早,赶忙写了封信,让人快马加鞭送去蓟县。重新招了衙役,王怜花开始快刀斩乱麻地剪除杨柏卜的势力。那些富商大多瞧不上新来的县令,少部分比较谨慎,还在观望。哪晓得新县令动手速度太快,连喘息的时间都不给他们,暗中派人收集好他们犯下的大量罪证,直接捉拿人下狱。想反抗,想硬碰硬,他拳头更硬,碰不过他怎么办?只能认栽咯。至于刘师爷,王怜花故意留着不处置,想让他自乱阵脚。果不其然,见杨县令留下的势力短短几日被剪除得七七八八,急的焦头烂额,最后谎称身体不适,装了几日病。暗中却给自己“改头换面”,悄悄去往了五十里外的蓟县。倚着破墙的小乞丐见人走了,赶紧跑去将此事告知衙役。王怜花听到此事,唇角勾了勾,道:“随他去吧。”五日后,刘师爷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不知道他和杨县令商量了什么对策,就此沉寂起来。王怜花并不将他放在眼中,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花费一个月处理完当地富商,他又着手处理杨县令留下的烂摊子。首先得解决水源问题。说来好笑,对桃源县的百姓而言,杨县令就是吸人血的水蛭,黑心肠的奸佞小人,然而他们不知道,杨县令当真就是只水蛭。刘师爷与杨县令接触多年,身上沾染了不少妖气,系统一扫描,当即得出杨柏卜是只水蛭精。王怜花故意留着刘师爷这个眼线,给杨县令传递消息,就是为了引“它”过来收拾他。怎么引出杨县令呢?自然是杀了他的姘头。这个杨县令的姘头就躲藏在桃源县唯一的水源里,可能天赋差点,至今没修炼成人,因此没有跟着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