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12 (第3/3页)
递上去,如同一滴水掉进热油里,朝堂立刻掀起了轩然大波。御史台乘胜追击,连参工部数名官员,拔起萝卜带起泥,一时人人自危。皇上金口一开,将涉案官员全部下了狱,命三法司协同审理。此案案情已然明了,刑部很快便将案卷呈到御前,短短数日连人证物证口供都已录好归了档。如今皇上又提会试提前之事,可见不久之后,也许就在眼前,必有一场大的人事变动。“那会试提前,殿试是否也提前?”萧索想着,若殿试不提前,似乎会试提前也无甚用处。沈砚接道:“皇上的意思,是加考一场吏部关试。这原是太宗时的规矩,早在德宗时因为流于形式便废除了。如今皇上要选拔能做事的人才,所以便又加上了这一场。”萧索惊讶地盯着他,不禁问道:“你怎会知道这些?”“关试”顾名思义便是过关的考试,是由吏部主持,对考中会试、取得贡士身份的试子们进行的一轮遴选。因为是吏部举行,所以考试内容与经史子集一概无关,而是每人抽取两条具体诉讼案件,假拟判词两条,由吏部官员择其优劣。关试通过者,则可以入朝为官,即便殿试不通过,也可等候补缺。若不通过,则很难入仕,即便金榜题名,能进的衙门也甚有限。原本此项制度是为提高学子们的实务能力,避免或减少死读书的情形。但到先德宗一朝时,这场考试渐渐沦为形式,应考试子很少有不过的,即便不过只需交上几个钱,也便无事了。当时朝中许多人诟病关试限制官员发展,对千辛万苦考中贡士、还未上金殿挥毫便被淘汰的试子颇不公平。德宗仁厚,因此便废除了关试。这些事萧索如数家珍,但沈砚知道却甚是奇怪。后者笑嘻嘻道:“我今儿提前做了学问,怕给你耽误了,所以特地去问过郑老头。这都是他告诉我的,啰哩啰嗦说了一大堆。虽然麻烦,好歹叫我弄明白了。我跟你说,这是个信号。”“你倒是皇上肚里的蛔虫,什么信号都知道!”萧索颇有些吃味。“愈发小气了!”沈砚刮刮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