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为官路_分卷阅读44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4 (第1/3页)

    书虽然已经离开户部,但当初新商税法的修订,叶君书也有参与,再次推行时,并没有怎么修改。

叶君书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

叶君书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将吏部内部摸清楚。

可以说,吏部是六部中油水最多关系也最为复杂的一个部门。

吏部掌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可以说是卡着文官的前途。

朝廷每三年就会进行一次全面政绩考核。

全国各地的各官事状造册报送到吏部,评定该人优等、中等、下等,最终核结果作为升降赏罚的依据。

很多时候官员的任职到了,考绩报告吏部后,坐等吏部重新安排调派。

而这其中,最容易收受贿赂了。

一般上下打点得好的,就能早日批复,或能安排好的新差事。

如果打点不到位,那你的奏呈基本压箱底,一年半载更甚者好几年也不定轮得到你。

而近年来,这个风气愈发猖獗。

几乎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

甚至刚来时,叶君书还差点被拉入收贿行列。

叶君书刚开始在吏部接触不到权力,他自己也每天在自己办公区里看书看卷宗,表现得毫不在意。

他们刚放松点警惕,叶君书忽然就拿着吏部一大堆收贿的罪证在朝上请罪了。

谁也没察觉到那些证据是什么时候被收集到的。

那天刚好是吏部尚书生病请了假没上朝。

叶君书直接以尚书大人查到底下人阳奉阴违行受贿之事被气倒,而他肩负使命,自行请罪,望陛下治他个监督不力之罪。

泰安帝当即盛怒,着叶君书戴罪立功,彻查吏部,叶君书领命后,将底下贪污最严重的一群蛀虫直接清了个遍。

这下吏部尚书真的气倒了。

文武百官看着叶君书和泰安帝一唱一和,就将吏部的蛀虫清个大概,前后花了不到半个月,将人杀个措手不及,全程目瞪口呆。

即使想请罪想伸冤也不敢出头了,叶君书的证据太足了!

他们真是想不到,原来还可以这么操作!

虽然吏部尚书和左侍郎请个罪就没事了,但是底下的郎中主事员外郎几乎换了一批,很是伤筋动骨一番,明家对叶君书更是恨之入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