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79 (第3/3页)
人出身的孩子有个机会考取功名。但是考虑到同僚们的文人清高,如果他当时提出这个奖励来,恐怕会更让同僚们有意见,便没说这个,而是说让泰安帝予以名誉奖励,这样对商人们在商界的地位,无形中会更高。毕竟是在泰安帝面前挂了名,这无形的利益,是巨大的,谁不想让泰安帝脸熟自己?往后如果有什么人想惦记自己的那份财产,也得先掂量掂量。但是叶君书觉得,他还可以为商人们再争取争取。士农工商的阶层鲜明,要不叶君书怎么会拼了命的想出人头地,就是去考取功名入官途,而不是去做商人赚钱呢?商籍是末流,哪怕是穷困老百姓也是看不起的,哪怕他们再有钱。商人出身的人及后代,都是没资格考取功名的,他们再有钱,也很难得到权。其实这也是形势所需。叶君书不会傻到说改变商人的地位。因为他知道根本行不通。要不说朝廷不提倡官员本身进行买卖呢?就算是叶君书自己,在朝阳商队里,也只是有分红而已,并不直接参与进去。哪怕是他大舅兄李长川,他们都清楚大舅兄是去做生意给泰安帝赚钱去了,但是实际明面上,他出走的名义可不是这个。这些都是私底下的,没有人那么明目张胆。就算大家心知肚明,也是法不责众。而且这是他们士级阶层的人的想法做法,他们自上而下去参与,有些自视清高的人最多就是看不惯,不屑与之为伍。但若是直接自下而上改变在大部分士族阶层眼中的低贱之人的地位,在他们看来,无疑是触犯了他们的禁忌和利益。这两者的事看似差不多,实际性质完全不一样。叶君书觉得,如果将来真的打破阶层对立,那基本是到了解放思想运动,从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的时候了。但是大夏,还远远未到这个时机,强行改变历史进程,恐怕会引起反弹。但是叶君书觉得,如果到时候真的贡献很大的话,只是松口给出几个参与科举的名额,百官们到时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意见,也算是那些商人大出血的回报了。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