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为官路_分卷阅读37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6 (第2/3页)

要人不是太傻,如果在灾情中表现得好的话,升官的机会就在眼前。

他以为以邓鸿远出人头地的想法,是不会白白浪费这个机会。

没想到竟然回来了。

叶君书稍微一想就想到了夏侯珏。

随后就觉得有他在,邓鸿远最终回来,也不是很意外。

除了这两件大事,另外就是灾情的事了。

叶君书更关心这个。

朝廷晚处理一天,受苦受难的百姓就更多,他自然忧心。

李玙道:“朝廷很快就会有动作,怀州百姓不会有事的。”

“我知道。”

叶君书自然知道朝廷十分重视,泰安帝称得上是一位明君,虽然对臣下有所猜忌,疑心比较重,但是这是上位者的通病。

在叶君书看来,泰安帝已经很好了,君不见那些疑心更厉害的君王,面对功高盖主的大臣,基本都是狡兔死,走狗烹,鸟尽弓藏。

当然,也有可能是李家自己本身的下场就不是很好,反而让泰安帝产生了愧疚。

但是泰安帝,的确是个合格的君王。

水灾发生,泰安帝自然万分重视,可是消息一来一回,就耽误很长时间,再加上朝廷调拨人力物力,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叶君书原本还想着多缓一天处理一下府中事务再去上差,如今出这么大的事,户部肯定会很忙。

所以叶君书第二天就销假去上差了。

赈灾要粮食要银子,这些钱从哪里出?自然是国库。

而户部掌管着国库的调拨。

叶君书做了一段时间的度支郎中,对朝廷的国库了若指掌。

朝廷要拿出这一批银粮,真是差不多把国库掏空。

大夏看着富庶,但是国库一直不充盈。

每年收到的税赋一年比一年少,去究其理由,什么借口都有。

基于种种原因,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朝廷上面不好追究,他们户部自然无可奈何。

而朝廷的支出越来越多,各边塞要地的军资,贫困地区的抚平免税。

前年寒冬晋江之事……

每支出一笔,都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常年入不敷出,国库空虚,是迟早的事。

所以泰安帝才会支持他们海外贸易的行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