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让大喵乖乖睡觉[穿越]_分卷阅读13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35 (第3/3页)

/br>
郑荣上前回道:“殿下,目前已经由春河经鹤木,查到了松南。”

春河就是远安行宫所在,是北境唯一近海的城池,这里的海盐晒场是北境最大的盐场。

煜亲王带晓年和小虎崽去春河的时候,他的人发现了北境私盐的源头,并暗中查探,最终发现了更大的秘密。

“从鹤木到松南,就可以走水路了,看来这条运盐的线已经非常成熟,”

蒋智闻言,仔细分析:“鹤木距离远安已经不远,而且又是苗家所在,由此作为中心,苗氏一族就可以牢牢控制住这条运盐的线。”

他表情严肃地看向煜亲王:“而且近水,亦可运铁。”

整个九州五国均实行盐铁由朝廷专营的国策,并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

在大司农之下设盐铁丞,统管冀州的盐铁相关事务,同时于地方以郡县为界设盐官和铁官,管理盐铁产销。

其中盐的生产,总得来说走的是民制、官收、官运、官销的模式。

即官府在近海或者有盐井的地方募民晒盐、煮盐,官家提供主要的生产工具,如煮盐用的铁锅和铲具,以达到间接控制其生产的目的。盐工晒得的盐理论上完全交由官府收购,并且组织运输和销售,售盐所得往往是地方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晒盐的盐场开始,到官府收购、运输的过程,再到销售,有机可乘的地方不少——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有心之人来说,有诸多方面可暗中操作,以此谋取利益。

苗家在春河,就有不止一处小型的晒场,分布在鲸海海岸,位置十分隐蔽,再加上当地的盐工也要养家糊口,到不同的盐场去做活,为了维持生计就闭口不谈私盐的事情。

他们怕事情败露自己也要受到株连,就更不敢把这种事情说出去。

煜亲王的人也是费了不少力气,才找到了不具名、非官方的私人盐场。

有了生产,就意味着保证了来源……苗氏从春河得到的海盐,通过他们的路子,被运到了鹤木,然后再走水路到上下游处,最后再凭借各郡县的“盐帮”分销出去,就可以换得巨大的财富。

不过,盐说到底只是调味品,再必不可少,多一点私盐也不至于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