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6 (第2/3页)
”任午初:“……”他好不容易把话题引开……李三少是一定要抓他这个壮丁不成?被国会搁置议案的不只华夏国家银行总办白宝琦,还有教育部部长陶成章。陶部长不是会轻易死心的人,自从在全国兴办学校的议案被搁置之后,老先生依旧在四处奔走,还亲自来了北六省几趟,和楼少帅打过招呼之后,带着教育部的人一头扎进关北的学校。从蒙学,,中学,再到成立不久的高等学校,就像是过筛子似的,一个也没落下。要不是三所军官学校管理严格,陶部长对办军校热情也不大,恐怕顶着门卫的枪口也要闯进去看一眼。这个时代的学者和教育家,身上都带着一种让人不得不敬佩的韧性与百折不挠的精神,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为了能培养出可以撑起这个民族脊梁的英才。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学者和教育者,而不是后世某些觍颜自夸的砖-家和叫-兽。在教育部一行人即将返回京城之前,李谨言特地拜会了陶老,经过一番恳谈,李谨言激动的拍着胸脯保证,陶先生要办学,他一定大力支持!要钱出钱,要力出力!陶部长捻须而笑,笑容慈蔼,一派大家学者风范,可不知为何,李谨言心里却突然涌起了一股不太妙的预感。错觉吧?很快,李三少就得知他的预感没有出错,陶部长回京后不久,楼大总统就给楼少帅发来一封电报,电报上列出了十五六个人名,全都是在关北各所学校中教书的先生,有一个还是关北子弟小学的副校长,电报上还写明,这些人是教育部部长指名要的。“父亲说,你亲口答应了陶部长。”楼少帅似乎也在不解,李谨言怎么会这么“大方”。当初为了给关北的各所学校找先生,他花费的精力比办厂时都多。“少帅,我说我压根不想这么大方的,你相信吗?”“我信。”“……”为啥他更郁闷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