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2 (第2/3页)
br>在此期间,钢厂的工人配合特务营的官兵揪出了不少汉奸,这些人都被扣押起来,家产也被查封,查明证据确凿之后全部枪毙。乱世用重典,无论他们是因为什么理由当了汉奸,都只有死路一条。若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接管本溪钢厂,就必须将日本势力全部驱逐出去。而隐藏起来的汉奸,往往比台面上的更加危险。日本总领事矢田得到消息后,立刻向北六省军政府提出了抗-议,展长青依旧是笑容满面的接待了他,然后满面笑容的和矢田说了一通社交辞令,句句客气,字字在理,就是没一句在点子上,等矢田被绕晕了送出会客室之后,依旧没从展长青嘴里得到任何有用的东西。身在旅顺的大岛义昌和日本公使伊集院得知安东被华夏军队占领,本溪钢厂的日本人也被驱逐之后,不是没想过利用军舰对安东进行炮击,但是,就算打赢了又能怎么样?连军部元老山县有朋都认为短时间内不宜与华夏全面开战,这场战争根本就没有持续下去的可能。况且海军作战的消耗是陆军的几倍。已经捉襟见肘的财政,马上就会濒临崩溃。难道向国外贷款吗?不是没人提出过这个建议,却被首相桂太郎否决了。“还不到孤注一掷的时候。”桂太郎说道:“这是为了大日本帝国!”不得不承认,在桂元时代结束之前,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虽然狂热,却远没有到丧失理智的地步。如果桂太郎和西园寺等人提前几年死去,或许就能免去楼少帅和李谨言今后许多的麻烦。相比起日本人的郁闷和沮丧,华夏人却再度扬眉吐气。国内的各家报纸纷纷对华夏军队在对日作战时的英勇大加褒奖。唱反调的也不是没有,有亲日势力重提北六省军队劫掠日侨,一个颇有名气的文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指责北方穷兵黩武,会将华夏拖向深渊。放言楼逍此时劫掠日侨,某一天便会劫掠国人!此番言论一出,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立刻有人反驳他:此等穷兵黩武,无需劫掠,我等愿破家支持!第二天,那个在报纸上高唱反调,秉持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姿态的文人,刚出家门就被人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