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全)_分卷阅读50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03 (第2/3页)

之类的职位,还是可以的。

当然,这是太平年月的打算。如今四处乱象,哪还有一步步升任的余暇?干宝自忖家乡大乱,难求安稳。又听闻并州书馆种种传闻,思量良久,终是来到了晋阳,当了一个院士。

求贤院可不同于求知院,乃是正儿八经的选官之所,而且来往皆鸿儒,藏书之丰,不逊于洛阳太学。按照道理,干宝应当欢天喜地的扎进书堆,或是与同僚探讨经典,直到有朝一日进身为官。

谁料没过多长时间,他便与郭璞这个求知院的“隐士”成了好友。更是通过郭璞,与葛洪建立了深厚友情。至于祖台之这个偶尔得见的司工参军,也算是点头之交。

“祖参军见外了。”干宝温声道,“不知刚刚所言猜题,乃是何事?”

这一句,便把气氛转了过来。祖台之也不是拘泥之人,笑着在两人身旁落座:“可不就是制科吗?竟然有人汇总了前几次的考题,做了个册子,说是能推断今科考题。一份也要买上千钱呢。”

这话一出,郭璞和干宝都笑了。制科兴起才两年,一共考了三四次罢了,能总结出什么?而且那题目,在他们这种无书不读,过目不忘的天才看来,简直犹如儿戏。这么简单的考试还要猜题,实在是可笑。

郭璞摇头:“怕是有人要上当。”

“也说不定。”祖台之一哂,“至少明算一科,还是能看出点端倪的。谁没读过?旁的才是关键。”

的注释版自刊行以后,已经成了算科必学之书。刚开制科的时候,还能靠基本功分个高下。现在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不滚瓜烂熟,谁敢来考啊?想区分高下的,只能靠别的题目了。

“读几本书,就能应试,才是制科之弊。”一旁干宝叹道。像他这种对数算根本没什么兴趣的,也读过、等书。热衷的经史,更是读了不知多少。对于这种圈定考试范畴的制科,简直不屑一顾。

“不过是选吏,何必计较。”郭璞倒是看得明白。真正博学的,不还在求贤、求知两院吗?制科并非现在选材的唯一方法,只是补益罢了。

“也未必都是为吏。今岁世家多有疏宗参试,说不定以后会是何模样。”再怎么说,祖台之也是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