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97 (第2/3页)
配齐十人。而这次奕延军中的参谋,足足有一营建制!这些人,都是从并州各郡县选拨出来的老吏,经过数次考核,政绩卓越,能力出众,也有不少应对危机的经验。他们的职责,也不是征战,而是在战后快速进驻城池,接管一城政务。这次乱军为祸过甚,那些被洗劫过的城池,已经无法建立有效的行政机构,造成了权利真空。不论是朝廷还是冀州刺史,都无暇管理这些沦陷的孤城。这就成了渗透冀州郡县的最好时机。只要这些吏人进驻之后,安民、抚民、建立有效防御机制,乃至垦荒、收容流民等一系列政务就能及时展开。在战争中缴获的粮草物资,也能快速消化,变成人力资源。要知道这次乱兵劫掠的,可不仅仅是城池,还有为数不少的士族公卿。带不走的辎重物资,很多被焚烧遗弃,但是更多财物,还在乱军手中。若是能尽数扫平,发一笔横财不在话下。江应飞快道:“属下这就安排。不过将军只攻赵郡吗?常山郡呢?”常山郡辖下可是有陉道,是幽并两州交战的必争之地。就这么放着不管,岂不可惜?奕延摇了摇头:“拖不得了。十日之内,王浚必会发兵!”冀州可不只一人盯着,北面的王浚早就垂涎欲滴。听到信都被破的消息,怎会弃之不顾?他手下的鲜卑兵,最擅长的正是奔袭,不出十日,大军就会兵临城下。对方有十万骑兵,他手头不足一万的步骑混合,怎能抢得过?现在不是徐徐图之的时候了,必须使出雷霆一击!江应也是精通兵事之人,听到这话,面色就有些变了:“可是贼兵足足三万有余,又是初胜,气焰正旺。立刻迎战,未免吃力。”刺史府定过不少谋略,其中一条就是趁王浚出兵时,侵占更多冀州城池。然而定策是定策,具体指挥权,还在奕延手中。只要他下令,战术也会随之调整。“敌人马军数量不少,大胜之后,极可能逃出冀州。若想拦住,必须尽快与其展开决战。”奕延的声音冰冷,没有任何迟疑。这已经不单单是占地的问题了,更是截获大批物资,并且抢在王浚之前掠取军功的重要时机。奕延想的清楚,主公要的是这一州之地,若只是占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