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04 (第2/3页)
参加常朝的京官,才会被唤做朝臣。梁峰乃是上党太守,不在朝臣之列。要想面圣,只得听宣。下次常朝还在三日之后,这段时间,他只能乖乖待在官邸之中。按照道理,梁峰也可以趁此机会走访一下在京的亲朋好友,甚至疏通门路,探明天子招他前来洛阳的真正原因。可惜,梁家几代没人当官,洛阳之前又大乱了不知几回。从洛阳到邺城,再从长安到洛阳,那些辛辛苦苦跟随行台移动的百官,死的死散的散,十去五六。莫说是梁峰,就算让崔稷来,也不一定能弄清楚朝中的人事动态。这样一抹黑的情况,还不如窝在官邸养病。然而梁峰没有动作,倒有旁人先找上门来。一封请帖送至官邸,当朝司空王衍,请他赴宴。面对这张请帖,崔稷轻叹一声:“怕是太尉的主意。”王衍此人一贯钻营,从武帝时期就官路亨通。建树罕少,名头甚大。因为才华横溢、容貌俊雅,又精善玄理清谈,更是成了士林之典范,名士之楷模。在司马越入朝主政之后,就把他引为心腹。司马越终究不是武帝直系,想要用关东士族,还是力有不逮。只能依靠王衍这样的名士效应,来中和自己血统上的缺陷。这样的偏重,更是让王衍声名鹊起,也让他所在的琅琊王氏随之水涨船高,就连他的弟弟王澄和族弟王敦也身居高位,极得司马越重用。如今梁峰刚刚到洛阳,就有这等大人物宴请,想也知道应是司马越的意思。“司空有请,自当赴约。”梁峰笑笑,扔下了请帖。都已经走到这步了,还避讳什么?乖乖送去,让人家好好瞧看吧。顺道也好摸一下底,看自己前来洛阳究竟为的是什么。崔稷也知道势在必行,又叮嘱道:“王司空为人清雅,乃名士之首。府君气度上佳,当能得他青眼。不过佛道之事,还当避之……”王衍崇尚道家经义,又最善玄谈。若是在这种宴会上牵扯到佛道之争,怕是还没打出名堂,就要被人一顿讥讽,闹出笑柄。如此一来,可就不妙了。“这种事,是想避就能避开的吗?”梁峰反问道。崔稷立时没了言语。是啊,若是人家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