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全)_分卷阅读26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4 (第2/3页)

党,也到了这等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梁峰怎么可能因为太险,就放弃这个机会。

一步步安排,一点点谋划,把战术推演到极致。日食会不会来,对于攻城而言,并不十分重要。但是对于之后的战略,却极为关键。

所以现在,他站在这里,没有元会,没有贺仪,只是静静等待着,期盼着日食出现。

梁荣没察觉父亲心中的想法,相反,小脸上露出了几分忐忑:“可是日食不祥……”

梁峰回过神来。他当然知道这个时代,大部分人对于天象的理解。巫箴之风尚未消褪,天人感应又加上链锁。不论它的作用是限制君权还是蒙蔽愚民,对于世人的影响都不会轻易抹消。

沉吟片刻,梁峰道:“日食因何不祥?”

梁荣愣了一下,立刻道:“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

这是中的句子,全诗开篇正是记载了一次日食。“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又由此天象,引发诗人感慨,是天下没有善政,空有贤才不用,方才引来日月之蚀。“日者,君象也”,一旦发生日食,就预示着君国出现重大灾殃。

没想到小家伙也会用了,梁峰一笑:“荣儿说的不错。然则天可示人,人却无法改天。只要历法精准,日食月食都能依照时间准时出现。这是天象,就如日升月落,四季寒暑,无人可改。而真正的凶兆,其实是‘四国无政,不用其良’。”

这是一个辩证问题,引发国朝灾难的,并非天象,而是人为。梁荣眨了眨眼睛,似懂非懂:“那天象不能示人吗?”

“能。”梁峰答的干脆,“但若只有天生异象,才惊惶罪己。国亦不安。生死国事,焉能只待天示?”

他并没有给梁荣彻底洗脑,科普各种自然法则的打算。这些思维太超前了,对于成长于这个时代的梁荣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思维方式,和逻辑却能改变。没有任何国家,任何制度是完美的,时时关注国家的运转才是根本。而不是看到了异象,害怕受到上天责罚,才去挽回和修正。那时候可就晚了,才会真应了天象的预兆。

这还是梁荣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这个他所学的东西,似乎有些不同,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