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2 (第2/3页)
本地人,丁口俱全,所以总人数也有长足增长。只是短短半年,就激增一倍有余,着实让人惊讶。“邑户都是从高都挑选的?”梁峰微微皱眉。“确实如此。若想成为邑户,必须身体强健,或有一技之长。”这种筛选工作,韩当怎么可能疏忽,“不过高都接纳的流民着实不少,府中选人,才能倍增。”看来这次高都新开垦的官田收获不少啊,郭郊恐怕也是摸准了自己的心思,才敢放手去做。但是人口激增,始终还是很有压力的事情,梁峰又问道:“如此一来,府内存粮可还足够?”“存粮无碍。今岁四坊收入颇丰,明年的种粮也已留下。”韩当如实答道。白瓷和琉璃珠的生意可是最近才谈成的,四坊今年还有什么大买卖不成?梁峰扭头,对跪坐在侧席的朝雨问道:“可是书房又卖出了经书?”朝雨微微欠身:“正如郎主所料。潞城大捷之后,书房又卖了不少经书,今岁只贩书所得,便超过万石,还有些路远无法运输米粮的,奴婢就让他们换成了绢麻,也得了百余匹。”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并州一共才有多少读书人?就算加上庶族,也会有太多。这销量简直可以人手一本了,说不定还有不少匈奴贵人也买了镇宅。装神弄鬼果真是最来钱的买卖!“那怀恩寺呢?又雕新板了吗?”“雕了十余卷。都是主持亲笔所书,所得米粮足有千石。不过匈奴立国之后,怀恩寺便不再印经了。”朝雨道。梁峰早就不抄经文了,但是怀恩寺那些和尚并未停下批发生意,而是用主持方丈亲笔所书的经文,又印了些雕版书。不过战争还是影响到了生意,晋阳处在匈奴包围圈内,就算是老和尚那样的手腕,怕也运不出米粮了。梁峰了然颔首:“明年刻经,还是以崇文书馆为先。这次我带回了几卷经书,复工之后,便逐一印起来吧。”这些日子他也跟崔稷等人商量过,要刻一批经史,包括、、、、等。也是熟悉晋代之后,梁峰才发现此时并无四书五经之说,所以、这样从中摘取的文章,还未提升到后世经典的地位。但是必读之书,还是有的。哪怕得不到优秀的注疏本,这些经典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