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娱乐圈]骑驴遇深雪_分卷阅读8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4 (第2/3页)

发于印度古典乐,主打歌舞曲和劳动曲,后者节奏平缓音域窄容易演唱,但不幸的这首僧语歌来自前者,是康提舞最具代表性的十八首民歌之一,歌词表达神、人与动物的神话传说,经过当地歌手改编,节拍复杂,主以三弦的中音卡曼贾和高亢的塔布拉鼓,低音提琴辅奏。

短短一曲变换了十多种鼓点,二十四度音。

在华夏历史上音域高达四个八度都是传说人物。

普通人的音域只有八至十度,经过训练可达两个八度,有质量真声十二三度都是少见,十八·九度都可以封王。媒体在唱歌比赛里宣传的四个八度大多是音域横跨或者假音,偷换概念后的噱头。

付丞雪张开嘴就震住一片,前奏从低音抬起,逐节递升。

歌声和低音提琴堪称孪生,简直以假乱真,仿佛摩擦琴弦发出的颤音。

一个评委把无歌词的僧语歌纯音乐戴上左耳,震惊地发现居然分毫不差。

台上的碧可更是回头看向放音师,奇怪地问向男主持,“谁又把伴奏开了?”

男主持一脸惊呆的表情,悄悄凑到碧可耳边低语,“你没看见他张嘴了么?连放音师都惊得一脸好像看见上帝的表情!”

“我天!”女主持捂住嘴巴。

人声模拟乐器虽然少,也不是没有,但奇妙的是在高低中音自由转换还同时兼顾多种乐器。

柔缓的低音提琴渐入佳境,中音卡曼贾加入队伍,低中低中的交错如海浪般起起伏伏,层层堆叠,然后鼓点敲击变换,急促地穿插在中低的弦乐中,如风暴前夕,一触即发,如大雨滂沱,高亢激烈,又如骤雨初歇,鼓声回荡,似一群水鸟前仆后继地跳入水中——

扑通!扑通!扑通!

听众的心也随之扑通!扑通!扑通!地跳动。

——完全想不到,怎么会有人用同一个发声器官把三种不同乐器的声音同时模仿地惟妙惟肖?!

浑然天成,简直和磁带一般无二!

粉丝席也议论纷纷:

“oh上帝啊,这有二十多度了吧?!”

“我感觉磁带都没这好听!”

“我倒是比较好奇节目播出后会不会有科学家想把选手解刨看看是否有三个喉咙气管之类的。”

直到少年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