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1 (第2/3页)
一个孔洞,被那墨绿色的绳子穿过去,挂在唐时的腰间。这形似令牌的东西,与唐时那海岛上的石碑一模一样,只是大小有很大的区别。这东西,还是唐时偶然之间才做出来的。他在将诗文刻在石碑上之后,整个石碑便缩小,成了一块小小的令牌,落在唐时的掌心之中,唐时灵机一动,才将它穿起来,挂在腰间。现在任是谁看到,也不会将它与什么厉害的法宝联系起来。只有后世人,回想起如今唐时腰上挂着的这些东西,才会感叹——诗碑三千,只被唐时随意挂在腰上,明明有毁天灭地之威,可唐时从来举重若轻。是非体内的煞气,已经不大发作了。他能用自己的佛力,将之镇压下来,只是偶尔不经意之间,还能瞧见几分痛苦之色。唐时看到了也装作是没看见,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世界,唐时适当地保持与是非的距离,不过分插足到他的世界之中去,这样才是最好的相处距离。他能用自己的理智,来分析哪个距离才是最好的,有时候连他自己都觉得可怕起来了。方才与是非又聊了一会儿这雪山的历史,他照样在言谈之间表现出了那种渊博知识。这一种渊博,并非是刻意,即便是他说出来的只是寻常的话,也会给人这样的感觉。是非对这些事情,知之甚多。因为知道得多,所以眼界更加开阔,对同一件事情,他的看法可能跟唐时不同,甚至不大符合唐时的原则和哲学,可唐时不能反驳他。换了旁人,知道这么多,若是跟唐时交谈,兴许便会让唐时觉得烦闷,可是非不会,一副谦恭态度,说什么都温和不带烟火气。即便他说出的话与你意见相左,对着这样的一张脸,却也生不出任何的气来了。唐时跟是非之间说话,从来都跟那流淌的冰河一样,有流动的声音,不过很细微,整体的温度却是冷的。“这么说,这雪山果然是有古怪了。”唐时下了这样的一个结论,不过转瞬想起了被他收入墨戒之中的那道天阁印。有了天阁印,能控制十二阁所在的扇区,那么……总阁的存在呢?现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