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03 (第3/3页)
总算是缓慢进入推进阶段,每日下来均有进展。赵世碂还专门找了几个口齿伶俐且机敏的年轻盐民来,将其中种种,与他们详细分说一遍,随后便由他们为盐民解惑。盐民们到底惧怕官员,从同类那处得到解释,便更为安心。哪怕再有焦躁,有熟悉的人解释,也能早些平息。赵琮那日见了司朗,又见了各处官员,说了些勉励的话,便令他们先回各自任上。诸位官员自是速速应下,陛下在这儿,再不把差事办好,怕是不想要乌纱帽了?!刑狱司这些日子一直审问那些被关的官员,每日来禀报。赵琮头一天听时,叫上还未离去的官员们同听。刑狱司道,其中有几位官员,倒是傻的,收了银子,自己家里还留了字据,一搜一个准。他问陛下该如何定罪。赵琮先笑:“诸位大人皆是知道的,大宋向来厚待官员,哪怕是九品官员,俸禄也足够一家上下老小安置。朕登基以来,也从未见过如此多人贪污受贿的情形。朕震惊,却也失望。如今,朕倒有个问题,想问问诸位。”下头人低头聆听。“何以官员的俸禄会如此丰厚?”还能如何?本朝重读书人,更重官员,给足了银钱,本意是要官员们好好替官家办事儿,替百姓办事儿啊!但下头没人敢言。赵琮笑眯眯地等着,也不急。最后是易渔出列,行礼道:“禀陛下,是为了令官员无后顾之忧,好生为民做事。”赵琮赞许点头:“易大人说的是。”易渔低头,微微露出笑容,陛下还记得他。只是赵琮赞完,便敛起笑容:“易大人不过宝应县知县,却知道这个道理,为何那些转运使也好,知州也罢,却能做出这样败坏的事来?!莫不是真当天高皇帝远,朕看不到你们的行径?”陛下发怒,下头官员立即跪下一片。赵琮索性起身,平静道:“朕厚待你们,是指望你们厚待百姓。有民,才有国,有国,才有你们。”“是!”“盐户一年盐本钱,最高不过四十贯,朕一月给你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