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68 (第2/3页)
厉害,那桓齮能抵挡吗?”这是徐福先操心的问题。嬴政非常不喜欢徐福口中去夸奖他人,当即便摇头道:“此事难以一口决断。”“李牧如此厉害,为何之前赵王不派他出来?”徐福知道魏国被打成如今的模样,都是因为能干的信陵君被逼走了,魏国上下没有得力的将领,自然是无法对抗将才辈出的秦国。而赵国不同,赵国有李牧,那为何还会被连夺那么多城池。嬴政不屑道:“李牧是厉害,但赵王却蠢。他宠爱身边的姬妾,他身边有一美姬,十分憎恶李牧,便总在赵王跟前抹黑李牧,李牧已被弃用多年,若非如今战事危机,赵王恐怕还不会派出他来。”第162章徐福心中颇为感叹。若是传到后世,怕是又有人要说“红颜祸水”了,但若是那君王贤明一些,又怎么会被人牵着鼻子走呢?一国兴,绝不会跟女人扯上关系,反倒一国亡时,许多人都爱将这个过错归结到女人的头上。虽然不喜徐福这么好奇李牧,但嬴政口上还是称赞道:“李牧是个极为难得的将才,他曾驻守雁门郡,数次退匈奴,他擅布奇兵,手底下带出来的将士,都十分悍勇,敢于冲锋陷阵。他更是曾被尊为武安君。但是英雄也总有没落的时候,如今的李牧便是快要到没落的时候了。”闻言徐福觉得有些可惜。徐福虽然对李牧此人不甚熟悉,但是他知道历史上能被称作“武安君”的,都不是什么平凡人物。众所周知的,如白起。“既是将才,赵国容不下他,可有机会将此人拉拢到秦国来呢?我听姚贾说,廉颇便是转投魏国了。”徐福没注意到自己已经在处处为秦国着想了。“廉颇可以,李牧却不行。”“为何?”徐福一怔。“廉颇那时年纪大了,在赵国之中却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自然毫不犹豫地到魏国去了。而李牧这么多年都没能磨掉他的傲气,可见他的脾气何等执拗。他如今还是壮年,不会轻易受他国招揽。李牧就算是死,也应当是死在赵国。”嬴政口气虽淡,但徐福也能听得出他言语间对李牧的欣赏之意。就如当初韩非表现得再如何敌视秦国,也并不妨碍嬴政欣赏他的一身才华一样。实在可惜了。立场不同,注定那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