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1、黄色基督  (第2/2页)
去网吧玩。    孟琳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管得非常严格,电子产品全都没收了,手机也换成只能接打电话的老人机。    她就逃了晚自习,偷偷跑去网吧打游戏。    其实,她对游戏不感兴趣,只玩了几次,后面全都是在和网友聊天。    分手只是颓靡的原因之一,她最大的痛苦来源于孟琳。    高三那年,她提出要读绘画专业,孟琳觉得她文化课成绩那么好,考985、211都没问题,坚决反对她读艺术院校。    因为这事,她和孟琳发生了剧烈争吵。    她爱母亲,也明白她的不容易,但父亲在她心里种下的艺术的种子早已长成枝繁叶茂的树。    她想追求梦想,拥抱月亮,像高更一样。    高更是她的偶像。    为了成为职业画家,高更放弃体面的工作和优渥的生活,颠沛半生,穷困潦倒。即使是人生最艰难时期,他也没放弃梦想,最后,和塞尚、梵高一起成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    别人也许不知道,但赵思悦知道,《黄色的基督》是高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一个本地艺术爱好者聚集的贴吧上,她看到“黄色基督”这网名,觉得很亲切,忍不住和对方聊了起来。    果然,对方也是高更的粉丝。    她很开心,感觉像是找到了知己,和对方聊了很多艺术话题,也说了和母亲的争执。    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她该如何选择?    “黄色基督”鼓励她追求梦想。    “人这一生其实很短暂,如果有想做的事那就去做吧,别到老了才后悔。”    “黄色基督”的鼓励让赵思悦选择抗争,最后,她如愿以偿考上梦寐以求的法国国立美术大学*。    压在身上的枷锁卸下来,她没有了烦恼,倾诉的欲望没那么迫切,再加上到了法国后还要学语言,学习压力大,没时间再去混贴吧,不知不觉就和“黄色基督”断了联系。    *   学校名字是我杜撰的,请勿考究。    PS:伍明哲不惜绕远路打怀旧牌,要是知道赵思悦在想臭豆腐,估计要吐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