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3 (第1/3页)
下葬之前,汝南王就已经最先被发难了。卫玠:果然是倒霉催的。汝南王这次被发难的理由比较新颖——晋武帝的葬礼。皇帝葬礼,再怎么说要薄葬,也仅仅是横向对比其他皇帝而得出来的“薄”,并不是大众理解里的那种草席一裹就完事。不少受人指使的愣头青,目前在骂的就是晋武帝的葬礼太寒酸,汝南王这个当叔叔的不安好心。汝南王被气的一佛升天二佛出世的,差点连脑溢血都有了。被骂一骂就能气成这样?当然能。文人的嘴,武人的刀,都是杀人利器。尤其是盛行喷子的魏晋时期的文人墨客,在一次次清谈会上锻炼出的掐架本领,再没有谁比会他们更会拐着弯的骂人,戳的人肺管子都能炸了,他却依旧可以摆出一副“我又没骂你,连个脏字都没有,我只是在和你讲道理”的无辜脸。哦,不对,不是讲道理了,早些年已经从卫家三郎口中引进了新词——谈人生。被作诗赋词谈人生的汝南王,现在听见“谈人生”就像打人。但是,咳,他武力值又不够,连打都打不过。“一把年纪了,也是可怜。”在东宫中住的十分舒坦的卫玠,这样就有了闲心去同情别人。拓跋六修却不以为意:【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汝南王这个人,说历史上的他是被彻底冤死的吧,也不尽然。因为对于权力,对于地位,他是有很大的向往的,人老心不老,好不容易抓住了辅政大臣这个身份,是死也不想放手的。就拿被骂这个事情来说,哪怕是一般脑子不够数的人,都会想着要不称病放权,暂避风头吧。偏偏汝南王最独特,他不仅不装病,连真被气病了,都是轻伤不下火线,继续奋斗在给晋武帝准备葬礼的风口浪尖。说他这么拼,是出于对已故侄子的爱,估计连三岁小孩都不信。汝南王自然也不是出于对晋武帝的什么爱不爱的。他不顾卫老爷子最初的暗示,一意孤行的揽下这些活儿,自然是因为他一力承担了这个事情,那么,目前四个辅政大臣里就是他说了算,都要听他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