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 第238节  (第2/4页)
话,还不知他们走的是那条路,追上说不定粮队都快到边关了。    简直气得肝疼!    这样心悬着,百官都辗转反侧,日夜难眠,一边加紧速度筹集粮草继续往边关送,一边关注着这只滑不溜的,神出鬼没的民间送粮队的情况。    宁都百姓为顾璋捐赠的粮草,到底有多少?减去一路消耗之后,到了边关还能剩多少?    有没有顺利抵达?能不能赶在粮草耗尽,匈奴开战前赶到?    路上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    一个妇人主事,真的能行吗?    在满朝官员心急如焚之时,来自边关八百里加急的军情,终于快马扬鞭进入京城。    第113章 毒液    八百里加急的军情, 一连数日出现在京城。    再佐以粮草在凌云山被山洪淹没,皇帝一怒一下发落数人的消息,百姓怎么会没有察觉?    看到又有马蹄从京城街面疾驰飞踏而过, 百姓心中戚戚然,面带忧色,驻足议论。    “最近八百里加急的军情越来越多了。”    “前几年一年都看不到一次,上次这么紧急的军情,好像还是当今刚刚登基那两年。”    “匈奴这是休养生息,卷土重来, 又想来犯?”    “薛将军镇守边关,定能狠狠打回去, 可偏偏粮草在凌云山给埋了,唉, 千万要是好消息啊。”    在百姓担忧的议论声里, 军情以最快的速度, 一层层送上,直接送到了今日未散的早朝上。    匈奴大军已退。    宁都百姓捐赠的粮草,已经平安送入军营中, 损耗虽多,但余下竟也能支撑过整个秋!    数量竟然如此庞大, 宁都百姓竟如此慷慨,顾璋在宁都府得民心之程度, 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想。    “天佑我大宣!”    “恭喜皇上,此患已解!有了足够的粮草,区区匈奴, 不足为惧。”    明盛帝也是大喜,一向严正的面容都出现喜色, 大笑道:“天赐我瑶光煌煌,其才冲霄,其运贯鸿,实乃朕之幸事,大宣之幸事!”    听到明盛帝此言,许多官员只觉得头皮发麻,心中震荡。    如此毫不吝惜的夸赞,是何等盛大之沛光?    不出意外,这话必然随着帝王起居录、史书等无数篇章,连同此事一起记录,载着文人墨客的载誉,流传后世,惊艳千古。    未及弱冠,就让帝王交口称赞,得此子,是帝王之幸,是天下之幸!    二十岁不到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