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3节 (第4/5页)
然不会同意了。 一番争吵之后,齐南华只听圣上的声音从上面传来。 “季相所言极是,如今外战颇多,处处都需用钱。”圣上又道:“但太后独居慈宁宫数年,朕平日忙碌不得尽孝,刘洄提议的寿仙,玉清宫址,距离护国寺很近,如此一来,太后或可经常去护国寺散心,于太后身心益处颇多。” “寿仙,玉清可以慢慢建,前期花费无需很多,此事就由刘洄负责。” 话音一落,刘洄立刻下跪道:“臣遵旨。” 一拍定案,户部尚书季炎沉着一张老脸一言不发,后又谈论了些政事,齐南华这才知道彭晖的侄子死了,犯了错被抓进大牢,没过几天就人头落地了。 齐南华内心唏嘘,然后知道该自己上奏了,彭晖死了,他的侄子也死了,见圣上并没有主动过问彭晖一事,齐南华心中有了计较,先是出列文官队伍,呈上宝亲王所写书信,将天使在宝亲王府无意中落水而死尽量以一种悲伤的语气说了出来,又道幽州节度使已经接受了圣旨册封,总之除了死去的彭晖,皆大欢喜。 文官队伍里,李伯志眉头轻轻一跳,他自然得知了彭晖被割了舌头,但知道归知道,谁也不敢在此刻触陛下的霉头。 既然人已经死了,那就死了吧。 回到长安的李伯志官位更上一层楼,当上了中书省门下的中书侍郎,即副中书令,三郎李瀚章进入了尚书省门下吏部入职,担任吏部都令史。 吏部尚书裴公是他好友,有他在,三郎仕途定然无忧,他大哥也升了官,原先为门下左拾遗兼太子太傅,虽然清贵,但终究没有实权,况且太子太傅并不是他大哥一个,这次约莫是补偿之故,圣上给他大哥升了门下给事中,作为门下省重职,分判日常事务,具体负责审议封驳诏敕奏章,有异议可直接批改驳还诏。 至于门下侍郎这个位置,李伯志暂时不敢想,朝堂居高位的大多数是魏国公的人。 现在朝廷里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关于魏国公的。 据说,圣上的妹妹已经快到长安了。 这世上,流言总是传的很快。 “楚与魏,共天下。”李伯志心里默念着这句话,心里寒意渐起。。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恭谦未篡时。 更何况,魏国公一看就不是周公般的人物,正细想着,忽听圣上突兀的咳嗽了一声,气腔急重。 刘洄道:“陛下终日操劳国事,定要保重龙体啊。” 此话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