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29 (第2/3页)
坐,怎可能自己一坐便是一个月,只为了等一朵花开花落,见一次河水结冰。谢知非反对的,是许多人毫无意义的禅坐。谢知非笑了笑:“陛下怕是误会了,贫僧并非反对禅坐,而是反对常坐。常坐拘身等同掘地望天、缘木求鱼一般,虽是苦行,然难成所求,于修佛何益。”血气方刚、喜动不喜静的拓跋焘眼睛一亮,只觉这道实和尚颇为对自己的口味。为了展现自己信佛,拓跋焘偶尔也会修佛,只是他平日里最烦坐禅,苦坐一个时辰口说干了也没平心静气半分,心里反倒是更烦。听到谢知非这么说,拓跋焘顿觉自己之前坐禅那就是受苦,还是没用的苦:“那道实大师以为,我等该如何修佛?”屋中檀香袅袅,屋外风雪依旧。屋内有炉火温暖如春,站在门口的侍卫只自己背面过夏身前过冬。只听得白衣僧人清冷的声音从屋内传来,分明淡淡的没有半分感情,然而在屋外的人听了却觉几分暖意。明明是平日里大家都在做的事,偏偏在这人口中说出来的时候,却不会让人有疑惑。这是修行,属于禅宗的修行!禅宗修佛不是念经,而是修心。心在佛在,心闭佛离。谢知非对拓跋焘淡淡道:“方外脱于红尘,佛自苦中生,修佛需道。”“饥则吃饭、困则打眠、寒则向火、热则乘凉可会禅道,青青翠竹郁郁黄花可察禅味,行住坐卧日常生活可验禅悦,生命无常万物生发可悟禅境。”自己的日子该怎么过怎么过,若心中有佛,机缘至,顿悟既成佛?从白衣僧人口中说出的修行方法简单而复杂,简单的是将修佛化繁为简,无需刻意便能修佛;复杂的是佛缘看不见摸不着,或许一生不得见。这是极其矛盾的修行方法,人人可修却少有人得,堪称是革新的修行。虽然古怪得似乎毫无道理,然而不可否认,对于拓跋焘这样无法做到时刻礼佛、坐禅去掉半条命的人来说,谢知非说这方法委实吸引人。而北魏像拓跋焘这样坐禅做得同要老命的人,还不少……比如说守在门外的侍卫们。听到这里,拓跋焘觉得自己非常心动,原本只是走个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