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3 (第2/3页)
你去。”寇仲也点头道:“我也去!”于是三人忽视了徐子陵和跋锋寒的意见,拍板子订好了人员和时间,随后直接将御书房外等候的杜如晦等人招进来。李世民简单的征询了众人意见,一个‘为我大唐,明日我要出城同颉利对话’,将自己的手下砸得头晕眼花。知道李世民这决定是同谢知非和寇仲他们商议出来的后,杜如晦等人简直恨不得撕了谢知非同寇仲的心都有了。然而无论他们怎么劝说,李世民的回答都是:“我登基时曾有诺于天下,天子金口玉言,绝不食言!”而无论杜如晦等人如何列举危险,谢知非在一旁跟风的拍胸脯作保证:“只要我有一口气尚在,就一定把李兄带回来。我若是死了,寇仲一样能把李兄带回来!”寇仲也豪气的做了承诺:“没错!”于是,这件看起来荒诞不经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在杜如晦等人忐忑不安的等待中,玉盘落下,金乌初啼,新的一天又来临了,这个注定不平凡的一天踩着嘀嗒的时间终于来临了。第二日天不过微微亮,刚醒来的金乌只是将天边染红了一丝颜色,渭水围绕的长安城城门依旧紧闭。长安城上的唐军戒备森严、严阵以待,颉利甚至可以看到在墙垛之后那漆黑的箭头,隐约闪烁的冷光。就在这时候,长安城的城门打开。此时情形不明,颉利并未让人攻城,只是带着自己心腹隔着渭水遥望长安城。只见从城里骑马出来六个人,最前面那人身着铠甲,红色披风随风飞扬,正是李世民。在那之后是一名打扮落魄的乞丐,和一个虎背熊腰的男子。这些骑马的人里颉利有一半未见过,可他身边的手下知道,颉利倒也迅速知道这六个人的身份。李世民驾着坐下骏马,直奔渭水边,用突厥语往对面喊去:“颉利,我乃大唐天子,你可敢与我对话?”渭水之北,突厥的士兵一动不动的站着,等颉利的发话。突厥推崇武道,崇拜英雄,见李世民带着六人出城要同他们大汗对话,突厥的士兵不由生出一丝佩服。而颉利见此,心中难免对长安城内兵力生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