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0 (第2/3页)
了,可她并不敢直言,只能自己咽下苦水,毕竟成妃当初也只是夸赞了六皇子,别的什么都没说。若她开了口,恐怕咏燕一家要被四皇子记恨,咏燕的日子就更难了。如今杨氏已被贬,皇上还将她放到咏燕身边,难道要她以后眼睁睁看着女儿受苦?以前她还是面上风光的宫妃,咏燕夫家就敢为驸马纳妾,眼下她什么位分都没了,咏燕会如何杨氏不敢想,但是起码她还在咏燕身边,咏燕受欺负时还能帮着挡一挡,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杨氏抱着咏燕,只能如此自我安慰。不久后,穆承泽与穆承浩的册封典礼如期举行。皇帝虽然看六皇子相当不顺眼,甚至有些后悔封了这个王,但六皇子是凭军功得来的王位,在武将中呼声甚高,一时半会儿撤不下来,皇帝再不乐意,也只能僵着脸,说上几句赞美的话。六皇子与穆承浩,自此便正式成为了宁王与恭王。这是大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两个郡王,百官们齐齐欢呼了一阵,对两位王的安排就此提上了议程,这二位少年年纪轻轻便立下大功,总不能得了王位就在府里养着吧,且优秀的勋贵子弟,这个年纪也该办差了。大臣们七嘴八舌,为皇帝出了不少主意。穆承浩才干出众,穆子越也有意让他办差,但考虑到敬王府的势力,穆子越把穆承浩放到了兵部,当初他准了穆承浩与齐镇宇之女的婚事,致使敬王府与兵部挂上了钩,这回干脆把穆承浩放在兵部,意在把敬王与恭王的势力限制在兵部。对外,穆子越自有一套说辞,齐尚书既是恭王岳丈,就让他多费点心,领着女婿办差。齐镇宇与穆承浩均无异议,领旨谢恩。穆子越以为这便完了,齐尚书又问起了宁王,穆子越真的惊悚了,难道宁王耳不能闻,也想入朝为官不成?齐尚书道:“打仗尚要冒生命危险,在六部办差总不至于比打仗还难。微臣以为,可以让宁王殿下一试。”看齐镇宇的架势,恨不得要把宁王也一起收了,往后兵部还不得横着走?礼部尚书有些眼红,忍不住道:“打仗终究靠的是武力,宁王殿下师承骁勇将军,一身武艺毋庸置疑,即便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