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4 (第2/3页)
,就算是受封的王,每年也有回京的机会,除非想要造反。四皇子去边关是治理,又不是去边关打仗,在那边出了政绩基本上就可以回来了,至于政绩,更是容易,放在小县令身上若没背景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换成有背景的人,做个一两年便可以升官,就如同长兄。之前皇上有意升长兄为知府,被长兄拒绝了,以没有真正的做出成绩为由推了。他听说的时候,为长兄的勇气而坚大拇指,而那时父亲也认为,长兄不适合升迁。而皇子在边关,皇上绝对会放任其一直在边关,他还怕儿子在那边呆久了会不会起兵造反。四皇子并不是不想去边关,而是觉得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去,京城还未平静。且此次去边关,四皇子觉得父皇是让他避开旋涡,一直看不上他的岳父也牵扯到了这次的事件之中,他的两位学生已被问斩。四皇子无法跟王修晋明说,此事的源头是王修晋,可若不是王修晋的粮被截,谁也不会想到后果有多严重。三人一起吃了顿饭,四皇子现在是吃什么都觉得没滋没味,王修晋吃惯了刘姐做的东西,冷不丁吃到外面的食物,总觉得少了些滋味,饭后,三人又小坐了一会儿,王修晋谈起在边关建油厂的事,除去种植蟹田稻之外,还要栽些花生,四皇子点头应下,随即又向王修晋问了一些生财之道,王修晋苦笑,只道过段时间,若是得了空便去走一趟边关。李菻善不赞同王修晋去边关的想法,却也没有阻拦,大不了,他陪着去一趟就是。四皇子非常感动,王修晋够朋友,未去过边关,对边关的了解只限于传闻,却为了他走一趟边关。经了这半年多的事,四皇子对宫中的兄弟没了信任,那位被送去守皇陵的兄弟不就是下了死手,心知事情败落,做不到那个位置,便要拉着正受父皇重视的他一起下地狱,便派人在他回京的路上埋汰。三人分别后,李菻善便絮絮叨叨的说起边关的事,还说要去边关至少也得等祖父归来再做打算,王修晋笑着应下,他知道李菻善出于好心才说这些,两人一路走回粮铺,还未等坐下,铺里的一名伙计便过来小声的开口,今儿又有人上门求粮,王掌柜正和那几位赖着不走的那几位扯着话,东家要不要见他们?“王掌柜没把条件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