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23 (第2/3页)
,可谓是一举两得。如果他再心狠些,平叛之后上演一出好戏,以亲子做踏脚石,或许还能赢回几分民心。“阿姊,郎君一定要去青州?”明白刘淑妃的担心,刘皇后叹息一声,抬手令宦者和宫婢退下。“圣旨已下,传旨的朝官抵达朔方,阿峥无论如何不能在明面上抗旨。”之前秦璟在草原,传旨的官员找不到,自然不能论罪。如今驻兵朔方城,想找借口就不是那么容易。“依官家之意,郎君必会陷入险境。”刘淑妃继续道,“胜无功,败有过。阿姊,岂能看郎君陷入这般境地?”“阿妹放心,阿峥不是无谋之人。”刘皇后拉过刘淑妃的手,轻轻拍了拍。“阿姊的意思是?”“计划再周详,也要看动手的是谁。”刘皇后话说得隐晦,刘淑妃却是一点就通。“阿姊是说,郎君已有对策?”“然。”刘皇后点点头,“阿峥信中让我放心,他不会莽撞行事。至于如何做,信中没有明言。不过,以阿峥往日行事,没有七成以上的把握,断不会道出此语。”刘淑妃长出一口气。“既如此,我就放心了。”“阿妹心放得太早。”刘皇后紧了紧手指,沉声道,“阿峥不入套,还有阿屺、阿嵘和阿岩。阿岍人在西海,离得远,官家鞭长莫及。阿屺在平州,同幽州相邻,阿岩在徐州,正好挡在青州和桓汉之间。”说到这里,刘皇后声音微顿,神情愈发严肃。“阿峥决定南下,何尝不是将事情全部担下。”如果秦璟想留在朔方,只需上表,言有漠北部落南下,事情就能解决。纵然抗旨不遵,却是为护边境安稳,完全能堵住朝廷的嘴。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十分清楚,自己不往青州,七成以上会是其他兄弟。如此一来,刘淑妃担心的事定会发生。“阿峥信中说,唐公洛起兵反叛,却少有不义之举。青州上下,凡不愿跟随他的官员职吏,连同家人都被放走。”“叛军缺粮,唐公洛未向百姓强征,而是散尽家财,从商队手中市粮。”“市粮?”刘淑妃诧异道,“这个时候还有商队往青州?”不怕被战火波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