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3 (第2/3页)
来也是想通过彩排的方式促进大家在拍摄期间的默契程度——尽管大家在进组之前,就已经是打过多次交道的老朋友了。对于已经习惯了“快餐式拍摄”的大部分香城演员来说,最夸张的时候恨不得一个月甚至半个月就能拍完一部电影。真要是碰上能磨的,两三年才能磨出一部戏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在入组之前,的主创演员们都认为陆衡就算不是前者,也断然不会是后者——毕竟大家接拍的只是一部商业片,而拍摄合同上也明确标出了大家的拍摄时间最长都不超过三个月。所以按照约定俗成的潜规则,这些片场内的“老油条”们都没太把这部电影“当回事儿”——换句话来解释,就是大家都秉持着拍摄商业片的态度对待。直到陆衡给出了“令人发指”的拍摄流程后,大家才猛然反应过来——这货居然是想用拍摄文艺片的方式来拍摄商业片!每次开拍之前都要预留出半天的时间来彩排调度,确保每一帧画面,每一缕灯光,每一个镜头,甚至是每一句台词的情绪都完全符合自己幻想中最完美的一幕。陆衡的性格虽然温润好说话,并不像很多知名导演那样,一坐在监视器前就要化身为“片场暴君”各种暴躁各种狂化,甚至会劈头盖脸破口大骂的怼到演员下不来台,但是跟他合作过的演员们却在日复一日的拍摄过程中完全陷入了被陆衡的微笑支配的恐惧——面对各种NG,陆衡完全不会暴怒,只会耐心的坐到演员身边一次次的沟通说戏,你不理解没所谓,我讲给你听,你有自己的理解也好,咱们俩就坐一块儿把戏说开了,甚至是按照演员和导演的理解不同,各自拍摄一遍,然后再慢慢品鉴谁的表演方式更好,更加贴合电影,就算一时表达不出角色的情绪也无所谓,咱们就一遍遍喊卡重来,直到演员的表现能够完全符合导演的期待,这一段就能过。陆衡的执导方式给大家的感觉,就像是大家到燕京接通告时陆衡请他们吃的柴火炖一样,大火铁锅慢慢炖,直到炖的小笨鸡骨酥肉烂,甚至把土豆等配菜都炖到汤里面了,虽然各种食材都能保持自己的味道,但是在经过柴火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