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54 (第2/3页)
r>“这下面是什么地方?”我问道。“这是一九五○年代以前的档案室。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怕造反派滋事,就锁住了,几十年都没人开过这门了。”“真的吗?”我拿手电筒去照,清晰地照见铁锈的锁链已经被人剪断,只是挂在上面装装样子。如果不仔细看,还真不容易发觉。第二章老档案铁链断开,生了一层老锈,锁链上全是蜘蛛网,显然不是最近发生的事情。“咦!”杜鹃山也很惊讶,“这是怎么回事?”“没事,只是意味着你说错了,有人进去过。”我道,透过铁门的栅栏,用手电筒往下面照了照,楼梯上堆了杂物,灰尘就更不用说了,一股陈年旧味传上来。“你不会想下去吧?里头多脏啊!”他道。我也在犹豫是否有下去的必要,这好像和我来这里的目的毫无关系。锁链断开,可能有一百万种理由,甚至可能压根就没锁上过。可就算有无比离奇的理由,又关我屁事?想着就放弃了。正准备离开,条件反射下手电筒光一甩,照到门边的封条。可能是做拓本留下的后遗症,我见到毛笔字总要看一眼,也可能是这封条的位置古怪,太低,有点扎眼,总之下意识地就看了一下。一看之下,我愣住了,老旧的封条牢牢地贴在门上,并没有断开。“奇怪,你看!”我对杜鹃山道,“看样子,这封条是后来贴上去的。”他凑过去看,也觉得奇怪,说道:“可能是所里发现这铁链条被剪断,所以贴了封条上去。”那更怪,为什么不重新搞个锁链锁上?封条有什么用?我说着,去照封条上的字,“锁链都搞开了的人,会害怕封条?”“这里头又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也许他们觉得里面的东西的价值,还比不上一条锁链呢!”“有道理。”我觉得有点好笑。拥有东西,并不意味着拥有这东西的价值。这些老档案,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不仅没有价值,处理起来还可能需要很多的资金,这就是现在它们还躺在这里的原因。封条上面的字是:一九九○年七月六日,XX大学考古研究所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