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63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35 (第3/3页)

的好几分之一。此外中国科学家还成功地在实验室中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虽然距其投入实际应用还差得远,但毕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微电子行业从其出现伊始,就显示出了无以伦比的技术升级速度,只要不像历史上苏联那样点错科技树,先发优势还是很大的……

除了弹道导弹,反舰导弹因其对于中国这个海军弱国的特殊意义,也得到了相当的重视,太祖虽然不懂海战,但是依然看出了这种新式武器的巨大发展潜力,在他的亲自关怀下,全体科研人员鼓足干劲,绞尽脑汁地将这个项目遇到的种种难题一个个克服,并进行了多次试射,相信距其定型服役已经为时不远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目前世界上仍有大量坚固耐打的装甲战舰服役,因此中国研制的反舰导弹与后世主要型号的“小巧玲珑”大不相同,个头非常硕大,甚至就连历史上的“蚕宝宝”与它相比都只能算是小弟弟,而其威力之大更是只能用“丧心病狂”来形容。但这并不完全是因为技术条件落后,需要不同才是最关键的原因。

第七百四十章中国导弹(下)

其中前者因为速度不够(这个时期的技术还造不出能够超音速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来)而缺乏足够的动能,加之战列舰侧弦将所有要害部位都保护好了的主装甲带厚度极大,根本就没有击穿的可能,打上层建筑又无法令其沉没;而聚能战斗部虽然穿深足够,但因为其特殊的机理,用来对付体积庞大的战列舰就仿佛用绣花针去扎大象一样,虽然可以穿透防护,却不会有实质性的效果。

就在大家都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年轻的设计人员却突然异想天开地想道,“为什么一定要掠海飞行呢?超低空飞行虽然更容易避开雷达侦察,但是高空飞行时空气阻力更小,因而速度更快,这同样可以增大敌人拦截的难度,而且发现目标后要从高空下冲,又可以获得几千米高度的势能带来的额外动能,末端速度达到2马赫甚至更快都有可能,这样即使采用半穿甲战斗部也将获得相当大的穿深。而且从上向下攻击时打的是薄得多的水平装甲,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