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8 (第2/3页)
r>尤其是俞良,俞老将军,年过半百了,还玩心不减,说话和做事都有一股土匪的风范,时不时率领全营的将士偷溜出去,偷偷将对方阵营的装备,粮草一把火烧了之类的。总之,是挺有意思的,还能打击敌人。而且,入伍之后,每月除了可以领到军饷之外,家中若是有年过花甲之年的老父老母或是未断奶的毛头小子,还可以额外得到津贴。甚至是那些战死的士兵的家属,也可以拿到将军偷偷塞来,殿下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补偿。放在平时,这些钱足够一户普通人家,辛苦半年,吃穿不愁半年的了。不仅如此,太子殿下甚至在全京城设置了东西,两个庇护所。只要有开战的迹象,或是临时开战,殿下也会特意拨出一队五百人的队伍带领不用参战的百姓先行进入庇护所。殿下还在其中提供吃穿用度,使用的银两原本是从国库中紧急调款的,后来就由殿下本人掏腰包了。全京城几万多户人家都靠他支撑着。当然,这其中免不了蹭吃蹭喝的人,但是大部分还是真正无助的穷苦百姓。托庇护所和殿下的福,往年一开战,就兴盛的盗窃乱贼几乎是销声匿迹,没有半点猖獗的迹象。城中既没有散乱的流民,也没有无家可归的妇孺,更不曾见到欺侮,仗势欺人的士兵,一派和谐。在此关头,若是真的有人行了偷窃之事,起了歹心,那才叫做是开玩笑呢!是牢‖狱的伙食变好了,还是庇护所中缺你衣服穿少你饭吃了?在庇护所中人人都是一样的粗布衣裳,糠麦馒头,即使是官僚贵族的妻子儿女,也不能坏了规矩。在能吃饱喝足就不错的情况下,谁还有闲心去关注那些珠宝首饰?倒是其中真有几个不吃穿不愁的人,决心将多余的财宝当了,或是捐给庇护所,以让大家一同享福。一旦有人开了先例,竞相捐款的人也还真不少。甚至有好事者,专门去聘了一个教书先生家,每一个捐款的人的名字与捐的数额都记录在一张红纸上,贴在了庇护所门口。当然了,太子殿下一来就看到了,当即就皱起眉头,按照他们记的数目一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