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随死殉_分卷阅读37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7 (第2/3页)

赵赟自杀之后,案子陷入了死胡同。现在突然说有线索了……“黎州案?”

“是,陛下,臣请旨调阅黎州严氏案实录。”

“你要仔细些。”谢茂道。

龙幼株自然知道此事轻重,低声道:“臣亲自审卷,不过人手。”



谢团儿回京第六天,丁禅、衣长安回京。

第七天,黎王谢范回京。

第148章振衣飞石(148)

谢茂吃了午膳歇了觉,正在太极殿与陈琦、裴濮商量平价粮试点是否可行。

各地粮庄丰收之后,刨去皇粮国税、粮食公司各项费用、扩大粮庄的预留谷种,库存仍旧是个极其好看的数字。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谢茂预计在太平八年到十年之间,在三百个中县进行平价粮试点。

简单粗暴一点说,经过今、明两年扩张累积,才成立两年的粮食公司就会成为谢朝最大的粮商。

因粮食公司最大的东主就是谢茂本人,他要求粮食公司在三百个中县进行平价售粮,统一定价,以保证当地百姓能吃上最平价的稻米。

如今谢茂和大臣商量的问题就是,这个试点是否会对当地农户产生不利影响?

毕竟,谷贱伤农。

谢茂推行平价粮的想法很简单,太平八年冬,北地有雪灾,紧跟着太平九年春,就是洪涝。

但凡遇见天灾,粮价哄涨是必然。饥民多,粮食少,供需关系就是如此残酷。

陈琦、裴濮都被谢茂磋磨惯了,皇帝这粮庄搞了两年,如今提了想法要搞试点,两位老臣都不敢直说不行。陈琦说,这三百个试点是不是多了点?可以先试三十个嘛。裴濮说,统一定价太好了啊,咱们保持一个不伤农的粮价就行了。

反正谢茂也是先给内阁、户部吹吹风,君臣正在扯皮打太极,宫人回禀说,谢范求见。

——谢范来宫中见他不省心的闺女,也得先来太极殿给皇帝请安。

谢茂和陈阁老、裴尚书说得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