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7 (第2/3页)
颜宁的游兴。好在天气晴好,杨沐陪着他去清溪垂钓,去玉荷湾荡舟,去藕田体验挖藕的痛苦与快乐。说是垂钓,其实这种天哪里能钓到鱼,鱼儿都不吃饵了,不过是两个人坐在河堤下的背风处晒太阳罢了,最主要的是两人能够单独相处。“可惜是冬天啊,这柳树也落光了,河水也冰冷的,鱼儿也不上钩了。”颜宁将头靠在杨沐肩上感叹,太阳晒得人懒洋洋的,“记得那年夏天,我们随随便便就钓了两条大鲫鱼呢,那鲫鱼汤是又浓又香啊。我再也没有喝过那么浓那么鲜的鱼汤了。”杨沐没有作声,也没有反驳他,那鱼汤之所以无与伦比的鲜浓,是因为当时无忧无虑的青春年少,又隔了经年的岁月,用浓浓的怀恋之情炖制出来的。过了许久,杨沐在他耳边轻轻地说:“我今天给你再炖一锅鲫鱼汤吧,没有豆腐,我们放点萝卜丝。”“好。”颜宁答,一会儿又睁着困惑的眼望着杨沐,“不过我们哪来的鲫鱼呢?”杨沐说:“杨大伯家今天干鱼塘,走,我们去捉条大的来。”颜宁好奇心顿起:“我们自己去捉鱼吗?好啊,现在就去。”杨沐说:“我们去看看吧,天气太冷了,你就别下水了,看他们捉就好了。”“那你呢?”“杨大伯家的事,我总要去帮忙的。我们总是受着他们的恩情,能出力的时候端着不去,会被人说闲话的。”杨沐也是个壮劳力了,他和杨大伯家素来亲厚,没有不帮忙的理由。“行,我去看你捉。好多年都没看到捉鱼了。”颜宁率先站起来,伸手拉起杨沐。于是地面上铺着的干稻草只剩下两个浅浅的臀印。冬天干鱼塘是南方的一大特色,水乡尤甚。民间有个传统,年夜饭上一定要有一尾全鱼,以示年年有鱼(余),所以养鱼的人家会在腊月里,将养了一年甚至几年的鱼打捞出来,赶在年前卖出去。干鱼塘的场景很热闹,会有很多帮忙的人,也有很多买鱼的左邻右舍,当然会有更多看热闹的人,所以你只要看到田野里哪儿围了很多人,就差不离是在干鱼塘了。杨沐拿着钓竿,领着颜宁往一处人群走去,那是杨大伯家的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