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8 (第2/3页)
害死了,只不过他们害不到我。”众人先是一愣,继而田神功最先反应了过来。李谈什么身份?皇子啊,你说他造反,反自己家的江山吗?好吧,就算他有野心想自己当皇帝,还不如回去勾结杨国忠弄死太子和所有的皇子,也比起兵造反来的容易。如果说是把他跟安禄山相提并论就更有意思了。安禄山为什么能反?第一他有一批聚集在他身边的利益集团,即胡人,这些胡人想要侵占中原大地。第二安禄山的辖区范围占据了一部分华北平原,风调雨顺的时候,粮食产量还不低,所以他才有这个资本起兵造反。而李谈这破地方有什么?在他来之前凉州就已经干旱了很久,全指望着朝廷的赈济粮苟活,你现在说连军粮都依靠朝廷的人拥兵自重要起兵造反?脑子没问题吧?怪不得杨国忠没有提前告诉他,李谈之前还纳闷,虽然他自认为跟杨国忠算不得亲近,然而如今杨国忠他们肯定是要将他当盟友的。外有边将内有宰相,杨家才能稳,这是当初李谈忽悠杨国忠的话,杨国忠也的确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李谈什么事情报上去基本上都能开个绿灯。没理由他被参了,李隆基都让他自辩了,杨国忠还没动静,这样看起来应该是觉得没事外加在等。等李谈的自辩奏疏上去之后,看那些人后续的动作。如果那些人后续没有了动作,那么就可以肯定估计是御史实在没事干,随便上一本强调一下自己的存在。不过这种可能太小,所以就只能剩下第二种,这一道奏疏应该是对方开战的信号,至于为什么要针对李谈,杨国忠也不知道。李谈想了想还是认认真真写了奏疏自辩,而且是按照格式写的,遣词造句十分规矩,根本看不出曾经有喷的御史台都不敢参他的凶狠。他写完之后就直接派人快马加鞭送去长安,但是有关吐蕃的军报……却瞒了下来。众将领知道之后颇有些不安,军功这种东西是需要主将报上去,然后朝廷封赏的。李谈不报上去的话,他们在这么偏远的地方,就未必还有人能早知道他们在这里打了胜仗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