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2 (第1/3页)
禄山还没打到长安,他就因为妖言惑众被拽回到长安关起来,这不是得不偿失吗?贺知章的来信跟杨贵妃的意思差不多,都是觉得安禄山没有那个本事打到长安。不过他主要说的倒并不是这个,而是他告诉李谈已经同意了一批学子来找李谈。这些学子都无一例外是有点本事的,但是考科举的运气又不太好,一直在落第。想要补官又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后来他们看到李谈不走寻常路,直接给公孙垂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长史之位,顿时心思活络。觉得还不如去凉州投奔宁王,虽然凉州的条件艰苦了一些,但是听说宁王手下缺人啊。而且大唐有规定,皇子亲王去做刺史的州,原本无论是上州中州还是下州,各种政策都会按照上州的待遇来,等到皇子结束任期不在这里当刺史之后,这一州就会恢复原本的待遇。也就是说凉州如今虽然是下州,但是待遇却是按照上州给的,这个待遇表现在方方面面,比如说官员的组成数量,比如说荐官的名额,甚至进入国子学的名额都比之前要多上好几个。这种待遇是方方面面的,他们在长安竞争不过,来凉州走个曲线救国也是不错的。就跟后世高考移民也没什么区别。也有一些人就是想要追随李谈,觉得只要跟着李谈,他们的前途都不会差,毕竟李谈也不会长期在凉州呆着,就算以后还继续当刺史,也会被调到比较富裕的州府去,到时候他们也自然跟着升官。关于这些人的心思,贺知章担心李谈想不到那么多,都给分析了一遍,重点告诉他,这些人都可用,但是怎么用那就看李谈自己的了。贺知章没有讲太多,在用人这方面,李谈需要自己去体会,反正就算看走眼他也输得起。李谈捧着贺知章写的一摞厚厚的信纸,感动的不行。贺知章简直就是他的人生导师啊!他读的书够多,但是实践太少,而像是如何管理人才,如何利用人才这种需要经验的事情,他更是没什么头脑,一直以来都是什么人擅长做什么就让他去做什么。只是以前他面临的都是比较简单的人事,王府有朝廷安排,左金吾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