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6 (第2/3页)
的根本便会轰然坍塌,遗祸无穷。数千年来无数的惨祸和悲剧都证明了这一点。道门最终选择了平衡之道。阴阳调和,生死有序,万物方能生生不息。道门一而贯之的规矩,其实饱含了道门先祖对天下苍生的悲悯。道门中人为何要收束自己?又为何要敬畏天常?很多人其实都不明白。南乡子犹记得,当年李道玄第一日上山,那份天资震惊了一整个玄武,世上原来真的有人生来就是道门至圣。在他们一群师兄的眼中,这个小师弟今后真可谓是要为所欲为了。然而他们的师父却在李道玄学道的第一日就告诉他,绝不可轻易地干涉人间之事。万法自然。正是因为强悍到足以轻易倾覆平衡,才越要学会克制自己。人间正邪善恶从来都不是能轻易一分为二的东西。玄武的师父们一面告诉李道玄不要干涉天道,一面又纵容着李道玄,他们是带着对将来的期许,小心翼翼地陪伴着这个一出生就是道门金仙的孩子,让他去尽情地感受和体会这个世上一切,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星移斗转,百川归海,无一不是道。李道玄从来就没有被教过:你要去道济天下,你生来是为了天下苍生。师父们只是告诉李道玄,花开花落自有时。所以李道玄绝不会赞同孟长青所做所为,他比谁都要不能容忍倒行逆施。可南乡子又禁不住在想,谁也不信孟长青能做到,可若是孟长青真的做到了呢?人间酆都,自然要付出代价,但或许也会建立另一种全新的秩序,怨灵游走人间,是桩道门几千年来都没有解决的沉疴,若是怨魂能够归于一处,眼前人间的灾祸至少能够平一半,这其实算好事,只是所有人都不愿意或是不敢尝试罢了,毕竟这事儿的代价或许是人间百年大乱,或许是身死道消,又加之道门的规矩摆在那里。倘若孟长青真的做到了,未必不是一桩壮举。这些话南乡子没有和谢仲春提。谢仲春必然不会认同,或许连孟长青都想不到,玄武三位真人,唯一对他有点认同感的,会是南乡子。终于,他开口道:“下令召孟长青回玄武。”“他怎么可能听这话?”谢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